近年来,夏季高温天气导致的劳动者中暑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给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6月26日一天内,义乌就有3名老人非正常死亡,而他们在临死前,都进行了长时间的高温作业。
事件一
老汉上山采“黄精” 坠入矿洞后死亡
6月26日一早6点不到,家住义乌稠江街道的郑老伯,与4名朋友一同前往赤岸镇鱼曹头附近采挖“黄精”。五个人从山脚出发,对鱼曹头附近进行成片采挖,大约2小时更换一个地点。
上午11点多,郑老伯与几名同行朋友在采挖时,曾表示时候不早,将这一片区域的“黄精”采完就下山回去吃饭。12点左右,其余4名老汉陆续下山,“老郑那里可能还有几株,就晚了一会儿。”距离郑老伯20多米远的一名老汉说,正当大伙准备“催一下老郑”时,就听见“噗通”一声,郑老伯从山上摔了下去。
随后,郑老伯被救了上来,但已没有生命体征。
据同行老汉描述,郑老伯是5人中最有经验的采挖者,但已经年过花甲,有可能是一早上四五个小时的采挖,到中午时气温升高,使其身体不适发生了意外。
事件二
晌午修葺自家檐沟 老汉不慎从3楼坠落
6月26日下午3点,意外发生在赤岸的一个小村子内。
由于儿子家正在修建新房,当天吃完午饭后,今年62岁的冯老伯便喊来一名朋友,一起上儿子家的3楼修葺檐沟。在进行拉线、弹线、收线等一系列工作后,冯老伯似乎有些体力不支,双脚向外坐在檐沟边休息,“我刚好低头整理东西,可后来就听到‘砰’的一声,我抬头就发现老冯掉下去了。”一起帮忙的朋友说。
据冯老伯的朋友说,当天的修葺工作从中午12点左右开始,直到下午3点才弄得差不多,天气一热,冯老伯在作业后有可能出现了头晕的情况,才不慎从楼上摔落。而这一摔,使得冯老伯再也见不到儿子住进新房的一天。
事件三
老汉突发心脏疾病 事发前一天在工地务工
“我心脏不舒服,麻烦叫一下救护车。”
6月26日凌晨5点多,租住在义乌赤岸后山村的任大爷气喘吁吁地将工友叫醒,称自己心脏不舒服,需要去医院看看。救护车赶到后,任大爷在工友的搀扶下走上救护车,并表示“躺下舒服多了”。但之后,任大爷的情况急剧恶化,一度失去了意识。
任大爷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记者了解到,任大爷生前跟着包工头在赤岸一带务工。据包工头表示,前一天任大爷还是正常工作,没有任何异样,6月26日一早的情况实在突然,“天气热温度高,我们工队也比较松散,早上11点前肯定收工,下午也看个人意愿。”
据了解,任大爷是安徽人,今年恰好70周岁。
【高温提醒】谨防各类安全隐患
一、用电安全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穿着单薄且皮肤多汗,相应增加了触电的危险。另外这段时间潮湿多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所降低。这就使夏季成为电气安全事故的易发季节。抓好电气安全防范显得尤其重要。
二、防暑降温
夏季天气高温高湿,对于在户外作业或高温作业岗位员工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要求野外作业或封闭通风状况较差的作业点应控制连续作业时间。各岗位应为职工及时供应饮用水、防暑降温药品(如正气水),食堂定期提供凉茶。全厂范围内应教育职工要休息好,保证充沛的体力上班,及时消除季节性的安全隐患。
三、压力容器安全
在户外进行气焊、气割作业时,由于夏天气温高,高压气体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上升,体积膨胀,严重的会发生气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爆炸还会带来二次事故(比如说火灾),使损失变大。因此要求:
(1)夏季在户外作业时应对压力容器的使用(遮挡或水降温)和存放进行妥善管理。
(2)注意明火和上下交叉作业,(注:环保车间一工程队6.3就因为此原因已发生一起乙炔着火事件)。
四、 谨防溺水
广大群众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子女的监管和教育工作,确保游泳安全。同时,提醒大家: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经常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防止游泳时出现腿脚抽筋现象,发生溺水伤亡事故;必须要在有组织并在熟悉水性的人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出游游泳,下水前后需点清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好安全保护;不要在急流或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孩子去游泳,必须在家长陪同下,决不允许孩子擅自单独外出到无人看管的水库、河流游泳,必须到有安全防范措施的地方去游泳。
五、消防安全
材料、用品应注意防晒,仓库材料堆放要整齐,保证通风良好,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检查消防设施配备情况与状况,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禁私拉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