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以来
警察叔叔的微信群
每天被走丢孩子的照片刷屏
而发生这样的警情
没有人能够不提心吊胆
今年仅7月份一个月,义乌市公安局商城派出所就接到87起有关孩子在市场内不慎走丢的警情,还有不少孩子走丢后被好心人送到附近警员或保安处,找到后未列入警情的。
据统计,7月份,至少有200个小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及篁园服装市场内走丢,所幸通过努力,派出所、市场管理部门全部帮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父母。
8月3日上午,商城派出所一中队接到一名市场经营户报警称,一个3、4岁的小男孩儿在国际商贸城一期D区走丢了,现在正在他店内玩玩具。
接到报警后,在附近巡逻的警员迅速赶到该经营户的店中。可惜孩子年纪太小,经多次询问、引导,一直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父母叫什么、电话、店面号,孩子一概表示不知。”一中队中队长王文旭告诉记者,随后他们尝试通过微信群扩散孩子走丢的消息,但也一直未得到回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民警只能将孩子带回中队,并给孩子买了中饭、零食等,抚慰孩子慌乱的心。直到下午5点多,孩子在所里吃了晚饭,才有一对慌乱的年轻男女找到民警,称自己是孩子的父母。
经核实,两人正是孩子的父母。“我们是卖玩具的,暑假生意好,一刻都没休息。我俩都觉得孩子很懂事,不会乱跑,直到快收摊才发现孩子丢了。”孩子父亲难为情地说。
(市场里随处可见自己玩耍的孩子)
据民警介绍,市场内走丢的孩子大多在2岁到6岁之间,而走丢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经营户的子女在市场内玩耍走丢,这些孩子大多情绪较为稳定,能够提供一定信息;另一种则为采购商、游客的孩子不慎走丢,这些孩子大多情绪容易失控。
“平均每天至少有4、5个孩子走丢,不过大多都能在1小时内找到父母,并且几台观光电梯全天候都有人轮流监查。”王文旭说。
去年5月以来,警方联合市场管理部门,建立起的一套完善的“微警务”体制。在下属各单位推行“网格化”监管的基础上,再次“化整为点”,每一个大网格分别再设两个“微型执勤点”,并以“微信群”的形式,将庞大的市场经营户、管理人员“树状相连”,让“微信”成为一项“寻人利器”。
尽管如此,蜀黍仍需提醒广大市民,市场内人员繁杂,家长们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发生意外,并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姓名、电话或摊位号,以便走丢后及时找回。
平安贴士
记住这六个法则
法则一
要说给孩子听的:待在原地别动,爸爸妈妈会回来找你的,这样他们比较容易找到你。(假如提前约好了会合的地点,那就去会合地点。会合地点必须容易找到,而且非常容易辨认)
给爸爸妈妈看的:要将会合的地点约在一个显眼的地方。比如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喷泉,一个巨型广告牌或大屏幕,或市场、广场上类似的标志物,或火车站月台上调度的小房,或游乐场里一座大型游乐设施的旁边。无论如何,孩子要能安全、迅速找到会面的地点。提前约好会合地点的办法不太适合长途出游。
法则二
要说给孩子听的:请某个人打爸爸或妈妈的手机,号码牢记于心或者随身携带。(重要的是别丢了号码。)
给爸爸妈妈看的:手机号码可以放入孩子口袋,但是号码纸条有可能遗失。最好将号码插入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在胳膊上写下父母的手机号码可能不太美观,不过对于保障孩子的安全来说的确是个好主意。
法则三
要说给孩子听的:要是不行,请人叫警察来。
给爸爸妈妈看的:和你的孩子不断重复:“找警察要拨打110,找火警或者寻求紧急救援拨打119"。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法则四
要说给孩子听的:不要跟任何人去别的地方打电话。
给爸爸妈妈看的:在出行前,和你的孩子约定好,万一发生事情,他/她可以跟谁离开。例如除了警察还可以跟火车或飞机乘务人员离开,或者跟你本人信任的人离开。重要的是这些可信人清单里的人数要一目了然,这样不至于让孩子感到心里不踏实。
法则五
要说给孩子听的:或许没人能为你打电话,那么就去一个人多的公共场所,例如学校、商场,公交车等。在那里找到工作人员,公交司机,保安人员寻求帮助。
给爸爸妈妈看的:平时一有机会就向你的孩子指出哪些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地点。例如:在城市里散步的时候,一遍遍指出哪些地方是可以去的,也是你会首先选择去寻找他/她的地方。
法则六
要说给孩子听的:别慌张。因为只有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思考。
给爸爸妈妈看的:对此类情况,孩子们准备得越好,就越不会慌张。
还好没发生什么重大的意外,暑假还没结束,义乌有小孩的家长们不能放松警惕。快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