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有2500~3000个货柜以及几万件快递,将义乌的小商品卖到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600415,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衍虎在座谈会上表示,义乌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0年以前,买中国货将其卖到全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市场;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2011年,买中国货将其卖到全球;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至今,买全球货将其卖到全球。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蝶变?“简单说就俩字:创新。”胡衍虎的表达很直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依靠创新,从“兴商建县”和“兴商建市”一路走来,发展到“引商转工”、“以商促工”、“工商联动”,顺利完成从销地型向销地型、产地型和集散型综合性市场转变。
随着市场壮大,“走出去”和“引进来”成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必经之路。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早期通过边贸做出口,自1998年起,陆续有外企和外商入驻义乌建立采购点;从2002年开始,义乌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总体目标,外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其实,义乌市场推动和加快国际化进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胡衍虎表示,义乌市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出台了奖励、出口退税专项贴息、包机参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境外企业在义乌注册商品和设立分支机构、实行一站式大通关、实行包容开放的宗教政策以及建立涉外案件审理、签证办理、子女上学等服务机制。一系列举措对义乌市场发展出口和进口行之有效。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等也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创新提供了舞台:结汇金额从5万美元上限提升到15万美元;出口退税从“征三退三”到“免征免退”;电子化通关备案等制度安排,降低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做外贸的成本。更为关键的是,在“通得快、管得住、可溯源”中,义乌商品实现了“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
“义乌经验千万条,培育市场主体是第一条。”胡衍虎强调,有了政策支持,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创造了商品批发数量第一、市场集聚规模第一、外向覆盖面第一等多个“第一”。
“如果没有商品,“走出去“就是一句空话。批发市场要走向世界,商品孵化是关键。”胡衍虎表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积极引进全球各地的商品。继引进日韩商品后,今年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将引进欧洲商品。同时,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促进了市场的繁荣,通过开通义新欧货运班列,与波兰当地市场建立了合作,通过建立海外仓,辐射欧洲各国,打造中欧商品流通的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