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传言说:饮水机里的桶装水在开封6天后,细菌总量会严重超标,还不如喝自来水来的卫生!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对一个常年喝桶装水,年年体检都是三高的码字党来说,我是不信的!
口说无凭,实验为证!
其实我不理解,为啥老拿自来水当炮灰,“细菌严重超标,还不如喝自来水”!
自来水招谁惹谁了,次次都躺枪!
实验开始前,先容我给自来水证明下清白。
取普通的自来水,取样后经过24小时培养,发现自来水样本中的细菌含量是1个/ml。
而国标对生活饮用水的细菌规定是:每100ml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看看,就细菌数而言,自来水还是很干净的!
……
扯远了,说正事儿!
为了检测桶装水的细菌含量,我们先挑选了一款出厂才5天的桶装水,对它出水口消毒后采集了样本。
经过检测发现,这桶水的细菌为0个/ml
这么干净的水,装上饮水机难道真的就会细菌超标吗?
找来两台饮水机,一个是全新的,一个是用了三年,半年前才清洗过的旧饮水机。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先用烧开的沸水冲洗和浸泡饮水机内管三遍
然后用75%的酒精对饮水机内腔以及出水口消毒
最后放上桶装水后,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放出500ml水冲洗饮水机内部管路
清洗完毕后取样检测,发现两款饮水机的细菌总数都是0个/ml,说明两台饮水机里的水目前都没有被污染。
把桶装水放在饮水机上静置6天后,再取样检测,结果发现这两桶水中的细菌总数都大于1000个/ml。
这密密麻麻的,看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而《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规定:每100ml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显然,在饮水机上放了6天的桶装水,已经完全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了!
那么问题来了:细菌到底是哪儿来的呢???
浙江省人民医院检测中心主管技师朱永泽说:空气中的细菌只有吸附到某个平台后才会繁殖,而桶装水与饮水机的交界面,由于空气湿润,刚好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也就是说,饮水机本身就是一个细菌的大!温!床!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我们打开了一桶新的水,这次没有放上饮水机,只是在桶口放上了一个一次性杯子。
同样静置6天后,检测发现桶装水里的细菌含量依然是0个/ml,也就是说,加了盖的桶装水由于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细菌无法进入,所以细菌数量没有增加。
可能有人会说,你们测的都是冷水,我喝的都是饮水机里烧开的热水,热水里的细菌总没有这么多了吧?
呵呵!
还是用在饮水机上静置6天后的水,烧开后取样检测,结果显示:和冷水相比,烧开的热水中的细菌总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只是细菌的种类明显减少。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饮水机只能加热到七八十度,并不能完全煮沸,而这个温度对大部分细菌很难起到杀灭的作用!
实验到这儿,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饮水机就是导致桶装水细菌超标的罪魁祸首!
很触目惊心吧?这就是没有定期清洗饮水机的后果。可想而知,干净的水流经这里,又流到杯子里,被我们喝进身体,简直就是二次污染啊。有调查显示,很多家庭几乎不清洗饮水机,而会清洗的家庭中,也只是简单的擦拭机身外壳,清洗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致使饮水机成为”细菌温床“,慢慢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该怎样清洗饮水机呢?
第1步:拔去电源插头,取下水桶,打开饮水机后面的排污管口(一般为白色塑料材质的旋钮),排净余水。然后,再打开冷热水开关放水。
第2步:取下“聪明座”(就是饮水机内接触矿泉水桶的部分),用酒精棉仔细擦洗饮水机内胆和盖子的内外侧,为下一步消毒作准备。
第3步:按照去污泡腾片或消毒剂的说明书配置消毒水(家庭清洗饮水机可用盐水),导入饮水机,使消毒水充盈整个腔体,留置10~15分钟。
第4步:打开饮水机的所有开关,包括排污管和饮水开关,排净消毒液。
第5步:用清水连续冲洗饮水机整个腔体(这个过程建议把饮水机搬到卫生间里,保证水量充沛),打开所有开关排净冲洗液体。第6步:放一杯水,闻闻有没有氯气味。如有,再放水,一直到闻不出任何气味才可以放心喝水。
使用饮水机如何健康饮水
1.要提高饮水机的使用频率,经常使用饮水机相当于频繁的用流水冲洗,能减少水垢沉积和细菌繁衍。
2.桶装饮用水启封后,最好在一周内饮用完,且在3天后不宜再饮用生水,应煮沸后再饮用。
3.有时候饮水机上的桶没有水了,但是水桶接触槽处还有积水,这些水和空气接触后会加快细菌繁殖,所以每次应先将水排空再换水。
4.桶装水不要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不要买存放过久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