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休过探亲假吗?”面对这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表示很诧异,没有听说过“探亲假”这回事。或者有人知道,但也不敢休。这个假啥时候出来的?到底该怎么休?哪些人可以休?我们为你一一梳理。
探亲假已存在34年
事实上,探亲假已存在34年。早在1981年,《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正式公布,其中明确规定了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很多人“不知道、不敢请”
这么好的假到底有多少人休呢?一家门户网站不久前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近9万名被调查者当中,超过4成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有探亲假一说,57.17%的人虽然知道有这个福利,也不会主动去申请,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个上班族当中,也只有两个在国企和机关工作的员工曾经享受过这个假期。
现在不少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一个职工休假二、三十天,那么他的工作势必得有人接手,这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中国电建某设计院从事财务工作的石女士表示:“我们单位允许休,而且来回的路费也报销得很及时。我的父母在青海,根据单位的规定,我四年可以休一次探亲假。但是不能把手头的工作推给别人吧,所有每次只休几天,没有休够过。”
另外,上述的规定主要针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多企业员工带薪年假都没法休,更别说探亲假了。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探亲假的一大原因。
探亲假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探亲假看上去很好,但很多人休不了,是不是还有存在的必要?面对探亲假是否还适用的问题,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认为,探亲假仍有存在的必要,特别是对于很多家在外地、两地分居的青年职工来说,通过保障其休息权利,有利于增进其与父母、夫妻彼此的感情互动交流。但是探亲假制度也需要考虑当下的就业环境变化和政策执行能否落地的问题。
“职工当然希望保留探亲假,但是未婚职工一次休20天,甚至两年攒一起休45天,这对用人单位来说可能会耽误工作。是否可允许分开休,或者采取其他灵活的方式?”在北京一事业单位工作的赵倩建议。再有,企业单位也应该进一步明确。因此,探亲假该怎么改革值得探讨。
享受探亲假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2、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3、事由条件: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需要指出的是,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即可开始享受探亲假。此外,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
探亲假能休多长时间?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假期时间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两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探亲假的相关待遇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5条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第6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对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否有探亲假,国家无规定。因此,这类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考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有关探亲假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