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演讲中对“网络安全”这一热点问题做出了正面回应,并提出中国愿同美国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我们来对习近平主席对网络安全的态度和主张再次解读。
习近平演讲对不实指责正面回应
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任何人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不论是网络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根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予以打击。
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前不久,国际舆论一直在热炒网络安全问题,没有根据地去指责中国进行所谓的黑客活动,泄密活动。这次习近平主席提出愿同美国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的主张,既回应了之前的不实舆论,又表现了诚意,释放合作信号。
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问题中举足轻重。网络已经成为陆地、海洋、空中,以及外空的第四维空间,这个空间对于中美两国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新的经营领域。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联互通性,任何一点的进攻,都可以带来国家安全方面的损害。
中国对网络犯罪不手软。实际上,在这个网络安全这个问题上,中国是受害国家之一,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受害程度、面临的威胁,可能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大一些。因此,习主席明确提到,对任何形式的网络犯罪都要坚决的依法治理。
习近平提出中美网络安全合作新机制
国际社会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中国愿同美国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
中美网络安全合作是必然趋势。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战、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各国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美在网络安全这个领域上,共同面临网络恐怖主义问题,也面临在网络不对称战争这样一个威胁,所以中美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有共识和很大的合作空间。中方愿意在网络问题上,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进行对话,用法律的形式和国际公约的形式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和治理。
合作中避免双重标准,避免以势压人。国际社会打击网络犯罪必须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本原则。相互尊重是说,理解不同国家对网络犯罪政策上、立法程序、机制各个方面的不同,以及对网络犯罪认识处于不同阶段;相互信任在于,不要在网络空间树敌,不做过多的不必要的相关解读,这样才能保证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能够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