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国庆两节的临近,过去传统的送礼习俗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不再像过去那样,手提月饼,上门赠送,而是采取网络采购,快递运送的方式完成送礼的全过程。而这种采购和送礼的方式,在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便利之外,也有可能给“四风”问题披上隐身衣,为一些党员干部违规收送节礼提供机会。
△视频:记者调查月饼茶热销
网购+快递给“四风”披上隐身衣
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输入“月饼”字样,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月饼券纷纷出现。从电商显示的价格来看,这些标价二三百元的月饼占了大多数,成为月饼销售单中的畅销款。记者选购了几款月饼后,直接就进入了下单付款环节,此时,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填写的内容。在收货人地址栏,购买人填写收货地址后,就可以将购买好的月饼送到自己指定的地方、指定的人,然后,购买人点击支付钱款,就完成了此次采购的全过程。接下来,就等着快递员将月饼送到指定的地方,送礼人和收礼人,无需见面就完成了收送的交易,可谓是一键搞定采购和送礼的全过程。
这种网购加快递的形式,使得送礼更方便,收礼也更隐蔽。因此,面对更为隐蔽的送礼风,长期研究反腐问题的专家认为应该多措并举,在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查处的同时,调动公众监督曝光的积极性,倒逼这些还存在侥幸心理的党员干部进一步收敛,直至从不能腐逐渐到不想腐。
月饼被严查 催生“月饼茶”热销
在网购平台,记者还发现了一种打着月饼旗号的茶叶——月饼茶。这种月饼茶不是月饼和茶的统称,而是打着中秋团圆旗号的茶叶,或者是采用茶叶压制成月饼的形状制成的茶饼,这些月饼茶成为了一种“特色中秋茶叶礼品”。
在调查中,一些茶叶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各地严查中秋月饼的收送,于是出现不送月饼,改送茶叶的现象。在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京城茶叶第一街”的马连道,记者走访发现,这种打着中秋团圆旗号的月饼茶,销量普遍不错。
“有一些工程类的单位,就是属于国家单位,事业单位那种,都有来采购。”茶叶店工作人员介绍,临近中秋,这种带有中秋团圆寓意的茶叶,销量比其他茶叶要好,而且集团客户、企业订购也仍然存在。
发票随意开 商家支招公款采购新猫腻
不送月饼送茶叶,新的收送礼品方式下,随意开发票等老问题却依然存在。
一家茶叶店员工表示,虽然发票不能开成办公用品,但是开成住宿费、餐饮、会议费等都可以。而在另一家茶叶店,工作人员为了满足客户把发票开成餐饮费的需求,建议客户分月、分开发票,以降低税点。
在进一步的沟通中,茶叶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可以迎合客户需求,在外包装以及购买过程中,提供应对策略。比如,记者表示购买的茶叶外包装太显眼,不太方便时,工作人员支招称,可以用普通袋子再包装一遍。
当记者表示自己是国家公职单位的人员,希望自己采购月饼的行为不要留下痕迹时,茶叶店工作人员提出,可以找一家熟悉的第三方企业,把购买月饼需要的钱,以购买办公用品等形式,支付给这家第三方企业,由这家第三方企业开具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之后,再由这家第三方企业拿着国家企事业单位给的钱去购买月饼,这样即使查账,也不容易发现端倪。
△视频:各地纪委查四风
两节临近 各地纪委查“四风”
中秋国庆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以奢华高价月饼为代表的高档礼品花样翻新,公款送节礼形式隐蔽,成为纠正“四风”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为加强节日期间执纪监督工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大了正风肃纪的工作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检查工作。
在四川,剑阁县纪检部门对全县财政三公经费大额支出、节日期间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公款吃喝、党员干部收送月饼等情况开展了明察暗访。在约谈部门纪检组长的同时,还通过出租车、公交车等方式播放廉洁过节公益广告,在当地电视台公布四风监督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监督,营造反四风、倡廉洁的氛围,并将检查发现的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江西省景德镇市纪委在官方网站“瓷都廉政网”上开辟了“四风”问题举报专区,在来访、来电、邮件、网站留言等传统举报方式基础上,新增微信随手举报功能,群众一旦发现违纪问题,几分钟之内就可在手机上完成举报全过程。
江苏省南京市纪委组织专门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通过电商、快递等隐蔽方式收送礼品、礼金、礼券等“四风”隐身衣问题。
黑龙江省纪委监察厅日前公布举报方式,专项受理中秋国庆期间全省“四风”问题的举报。对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屡禁不绝或发生严重顶风违纪问题的,要按照“一案双查”、“一问三责”要求,严肃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而在浙江,杭州、绍兴、海宁等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针对两节前违反四风问题可能反弹的情况,开展了不定期、多频次地明查暗访,对市内的大型酒店、娱乐场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同时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依靠群众和媒体开展监督,形成合力,营造监督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