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协会:10天连发9起伤医事件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5月28日到6月7日,短短十天之内,我国连续发生9起伤医事件,多名医护人员受到伤害。6月10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联合发出声明,谴责暴力伤医,声明指出,打击暴力伤医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的社会公民应有的共识;维护医师的人身安全,是公安、执法机关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为何暴力伤医事件频繁发生?
因制止插队 医生左眼球被打破裂
6月5日,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峰,因制止患者插队,左眼球被打破裂,两天后转至北京同仁医院继续进行治疗。目前,左眼仍无光感。
在同仁医院的眼科病房里,记者见到了被打伤的刘医生,他回忆到,5日上午,他在五官科门诊接诊,当时前来就诊的病人特别多,他要求每个患者按秩序排队。不一会,王某和其母亲走到他面前,谎称马上要参加高考,要求提前看病。由于遭到拒绝,孩子的母亲便将手上的病例甩到他的脸上,两人发生争执。随后,王某把拳头挥向了他的眼部。
患者死亡 家属追打值班医生
△监拍患者家属追打主治医生6月3日凌晨,河北保定容城县人民医院的监控画面记录下了这样的一幕:一个人正被另一个人追打,他们从一辆车后打到了车前,持续了较长时间。经记者了解,被打的人是该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靖大夫,这名医生身体多处受伤,记者找到了当时也参与抢救的内二科主任刘力锋,在刘主任提供的患者入院时的入院记录上,我们了解到患者83岁,初步诊断为肺炎、褥疮,以及脑梗死后遗症。
刘力锋介绍说:“患者是一个卧床20年的病人,他是以肺炎入院,入院第二天晚上出现呼吸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患者死亡,死亡以后患者家属出现情绪激动,与值班大夫发生一些冲突。”
医院伤人事件 包括就医者6人受伤
△2名医护人员与多名患者产生肢体冲突6月3日下午,在山东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和门诊区域发生伤人事件,2名医护人员和4名就医者受伤。目前,伤人者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医院正在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值班护士被陌生男子砍成重伤
△一名护士被手持菜刀男子砍伤6月7日中午12时左右,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一名值班护士被一名陌生男子用菜刀砍成重伤。目前,受伤护士病情稳定。伤人男子已被当地公安局刑事拘留,但是拒不交代作案动机。
暴力伤医打消医生尊严和自信
据统计,有73.3%的医生要求在《执业医师法》修改时,加强对医师的权益保护。而大家的共识是,伤医事件发生后,没有人是受益方,患者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医生不仅身体受伤害,尊严和自信也被打消。大部分伤医事件的发生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反映的问题却远远不止于伤医事件本身。
△多种原因导致暴力伤医
仅0.05%医患冲突是由医疗事故引发
调查显示,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并非源于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而是源于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不信任医生出具的治疗方案以及觉得医护人员态度不够好,仅有0.05%的医患冲突是由于医疗事故引发的,患者“不信任”、“不理解”等心理因素与医护人员小心戒备的心理形成了极不和谐的医患心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VIP病区主任张晓东就指出,患者的期望值太高,以及对合并症、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不能接受,造成了很大的误区,既说明了中国多年来缺乏关于疾病的宣传和教育,从医生的角度来讲,也确实存在和病人沟通欠佳的情况。医生告知的不到位,或某些不够得体、透明的说话方式,也是引起医疗矛盾的诱因。
暴力伤医 预防比应对更重要
对践踏法律的伤医辱医行为,只有依法予以惩处,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过,无论任何惩处方式,都是在案发后的应对。专家表示,对于暴力伤医事件,预防远比应对重要。
△暴力伤医 预防比应对更重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医生是强者,来的病人毕竟是弱者,如果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我觉得拿我们的爱心来换回病人的良心,可能这种医患关系会发展比较好。”
专家同时认为,建立追责制度、医院建立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及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也尤为重要。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说:“当真正发生这类事件以后,没有看到哪一个领导受到责任追究。在国外处理涉医的暴力事件的第一责任人是雇主,为什么呢?因为雇主作为一个劳动场所的提供者,他有义务保证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医院是否提升安保等级引激烈讨论
此外,医院是否应提升安保等级近几年在业内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医院内应增加安检设备,为安保人员配备更多防暴器具。2013年,国家卫计委也曾经发文要求,为了加强医院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医院保安数量不得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20张病床必须配备1名保安。但也有专家认为,文明社会的安全需要的是法制的保护,而并非每个个体的武装。
△卫计委发文要求加强医院安全防范体系建设
暴力伤医 国外是如何处理的?
在国外,暴力伤医事件也时有发生,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美国: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反暴力培训
为了防范和应对暴力事件,美国加州医院协会开始特别为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院管理人员和接待人员等,举办应对枪击暴力的专题培训,学习自保。目前,美国已经有38个州专门立法保护医护人员。很多州的法律规定医护人员必须参加政府相关机构义务提供的反暴力培训,同时还加大了对袭击医护人员的惩处力度。美国纽约州通过了暴力袭击医护人员法例,将袭击值班医护人员的行为按重罪处置。
日本:要求医院给医生购买“事故保险”
在日本政府的监督下,院方大多已为医生购买了“事故保险”,于是大多数中、小纠纷便可通过保险公司就获得解决,避免了发展为更大的医患矛盾。
俄罗斯:“法律”优于“调解”
与许多国家解决医患纠纷时采取“调解优先”不同,俄罗斯果断地将“调解”晾在一边,而采取“法律优先”。如果患方认定自己的健康或生命受到了医疗事故的侵害,他们便可向相关医院、医院的上一级领导部门、当地司法机关和医保机构提出索赔要求。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记者/刘洁 编辑/张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