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网站,本该是充满希望和甜蜜的爱情乐园,也是为人造福的“爱情”产业,如今,这里却充斥着精心设计的骗局。不法分子通过网站等个性交友平台“征婚”骗取钱财,给单身女性朋友造成伤害。那么这些骗子都有些什么样的手段呢?
△聚焦网络电信骗局:“甜蜜”的陷阱
婚恋网站结识“香港白领” 甜言蜜语坠入爱河
2015年3月28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万寿路派出所接到了一位单身女性报案,称其在一个征婚网站上,被一名自称来自香港的男子以“网上交友”方式骗走14万元。
李女士已经年过35岁,因为想尽早摆脱单身生活,就在花田交友注册了账号,不久就认识了一个网名叫做“等待爱的到来”的香港男士。此人彬彬有礼、谈吐风趣,很快吸引了李女士。因为自己一个人孤身在北京,李女士很快就将对方当作了自己心灵上的依靠。
“等待爱的到来”告诉李女士,他的真实姓名叫唐志文,是香港公民,从事六合彩、赛马工作。网上交往的时候,他给李女士发送了大量的所谓“私人照片”。照片上的这个男子长相英俊、温文尔雅。特别是一些大量的生活照和工作照作为佐证,很快就让李女士坠入情网。没过多久,李女士就提出了见面的要求。
这名男子先是满口答应,并表达了同样急于见面的心情。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只是给李女士打电话,只会甜言蜜语,只字不提见面的事。用李女士的话来说,那段日子她整天神魂颠倒,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个香港男士的异常反应。在拒绝了李女士第三次要求见面后,这位叫唐志文的人突然向李女士透露了一个赚钱的信息。
投注“特码”项目中“巨奖” 要领奖金先交公证金
唐志文告诉李女士,他所在的六合彩公司马上要开一个专属“特码”项目,利润能达到1:45,假如申请人投资一万,扣掉公司的提成,那么申请人也就可以拿到36万。李女士认为唐某真心实意地为她好,并且还为彼此的未来打好了经济基础,于是就分两次给唐某汇了14万元钱。
没过多久,一个自称香港赛马会总公司香港六合彩公司投注部的高级经理给李女士打来电话,告诉她之前投的六合彩特码中了二百多万人民币。但是要领取这笔奖金还要缴纳5%的公证金,需要再交11万元,本来感觉庆幸的李女士,突然间感觉有些不安,向周边的朋友咨询后,觉得可能上当了。而此刻骗子催款的电话却是一个接一个。
警方追踪取款信息 捣毁4人诈骗团伙
接到李女士的报案以后,警方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借助网络交友进行诈骗的案件。为了协助破案,民警继续让李女士与犯罪嫌疑人保持联络,同时留取更多的证据,进行调查取证。
随后,民警开始对李女士与这个自称是香港居民的唐志文的QQ聊天记录、银行账号交易明细等方面开展侦查,案件终于发生了转机,通过跟踪取证,民警查实了一个重要事实,李女士被骗的钱,是分两次在福建厦门被转走的。民警立即赶赴厦门,调出嫌疑人取款的ATM机摄像头录像进行比对,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就在李女士报案半个月后的4月16日,北京警方在厦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前来赴约的犯罪嫌疑人郑某、林某和另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随后,北京警方立即展开了审讯,4名犯罪嫌疑人对利用网络交友实施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这个长期活动在福建漳州、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被彻底捣毁。
20岁农民冒充“高富帅” 坐等女方主动联系
犯罪嫌疑人郑某,就是在交友网站上欺骗李女士的人。郑某1994年出生,初中文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看守所,他详细交代了自己是如何用假冒37岁的香港人唐志文,对李女士进行诈骗的。
郑某说,他们4个人各有分工,先在知名网络征婚平台上注册征婚账号,从互联网下载些俊男相片,设立虚假资料,并把自己打造成“高富帅”的角色。收集“上钩”的应征女事主资料,然后分工合作,郑某主要负责与受害者聊天。
郑某说,虚构信息非常重要,关系到如何赢得对方的好感。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法,在征婚交友网站填报虚假信息,把自己塑造成家境优越、有房有车、受过良好教育等高大上等条件来吸引异性。当这些虚假的信息发在网上之后,他们并不主动与对方联系,坐等对方上钩,“因为我本身条件好,就是等着女的来发信”。
除此之外,为了循序渐进地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他们还有一个“八天流程”的教案,就是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打动对方,骗取信任,确定恋爱关系后,就开始实施诈骗。
同时他们还会收集“上钩”的应征女事主的各种资料,并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极力证实自己身份的“真实性”,博取受害人的好感,让其以最快的速度陷入情网,直至谈婚论嫁。
在获取受害人的初步信任与好感后,犯罪分子以各种方式进一步迷惑、讨好被害人,为最后的诈骗工作做准备。最后,在确信被害人已经陷入其精心编织的“情感圈套”后,犯罪分子开始实施其最后的犯罪计划。
8节“必杀课”自编教程 针对大龄女青年心理编写
警方在调查时了解到,郑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不仅专门学习网骗技术,还收集了一些女士喜欢的诗词歌赋。他们还学习上网的技术,怎么样不被网警发现,最终整理出一份8节“必杀课”自编教程。
翻阅“必杀课”自编教程的部分内容可以发现,整个教程完全针对大龄女青年的心理编写,对于那些敏感和关心的话题,都给予了直白的解释。如“遇到那个值得付出的人,异地恋又算什么?”“如果有一个人不顾一切的和你谈一场异地恋,那么请你用一生珍惜吧”。正是这些语言,成了一个个杀手锏。
据了解,很多被骗的女士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躲在网络另一端的犯罪嫌疑人却大多是学历不高,甚至读书很少的人。在被追回赃款,并了解到香港人唐志文不过是个90后农民时,受害者李女士对自己的网恋经历非常懊悔。她坦言,因为警惕意识与法律意的缺乏,这次网络征婚的失败也与她贪图对方较好的“经济条件”,急于确立感情关系有一定的关系。
婚恋网站陷“诈骗”危机 已有128家因违规被关停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一些征婚交友网站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网络征婚诈骗的频发是其主要原因所在。计算机网络在为社会大众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也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交易诈骗、网络投资诈骗、网络彩票诈骗、网络征婚诈骗等犯罪泛滥于网络,近年来发案率急速上升。
而针对网络征婚诈骗,受害人则以大龄未婚女性为主。受害女性中,大多是都市的“单身剩女”,这一群体往往处于感情空白状态,较易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作案目标。
自“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开展3个月以来,国家网信办已关闭128家违规婚恋网站。本次被查处的网站受查处的原因集中在未依法履行登记备案手续、备案信息虚假、恶意泄露用户注册信息、纵容用户违规行为、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方面,这些问题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突出“三个坚决查处”,即对利用婚恋网站涉嫌实施有组织诈骗行为的团伙坚决查处;对利用婚恋网站涉嫌实施卖淫嫖娼行为的团伙坚决查处;对婚恋网站涉嫌弄虚作假、不正当运营、纵容严重违规失信行为坚决查处。
来源/央视财经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编辑/张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