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也是6月第一周的最后一个股票交易日,沪综指时隔七年再次站上5000点大关,两市成交量再次突破两万亿。有网民戏谑,“盼望着,盼望着,A股终于站上了5000点!”“5000点来了,6000点还会远吗?”
........股市为何这么“牛”?
........第一,根本原因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宏观支撑和经济改革所激发的动力所致,民众对于改革基本调整充满了乐观的预期。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经济转型,使得创业板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国企改革助推大盘蓝筹股上涨。
........第二,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社会上大量的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在股市中有所体现。
........第三,前几年证券市场改革效果量化积累的体现。过去几年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按照三中全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中关于深化证券市场改革的部分,中国证券市场做了很多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利益、打击内幕操作等等,这主要为了梳理证券市场的基本秩序。这些改革动作本身不会带来牛市,让股指有重大上扬,但这些动作带来的让制度性的作用已处在量化积累当中。所以这轮牛市是证券市场改革初步到位的体现。
........正是之前改革到位、当前推动它的因素同时具备,才有了这轮股市的上扬。
........股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股市对中国经济的利好
........第一,有利于企业低成本的直接融资。过去,融资过渡依赖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单一,间接融资已经无法完成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直接融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更明显。
........第二,企业从股市募集到新的资金,有助于他们进行扩大投资、生产的扩大、招募更多的的工人,会有助于带动经济的提稳。
........第三,大量企业通过IPO发行新股上市融资,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财务杠杆的比例下降,所以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下降。
........第四,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新上市的企业能够获得市场的接受和认可,就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股市是现代社会资源配置核心的市场,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企业能够融资到更多的资金就表明了市场对于这个行业和企业更加的看好,也反应了我们的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第五,股市上涨为老百姓提供了财富效应,促进了消费,对实体经济有积极意义。
........股市目前存在及带来的问题
......(一)当资金流入股市之后,对于实体经济会产生“挤压效应”。
........当前的实体经济与股市可谓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实体经济“嗷嗷待哺”,而股市却如火如荼。今年以来,央行两次降准三次降息,意在增加货币流动性,扭转经济下行的压力,来刺激实体经济,但大量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却涌入了股市。
.......(二)投资创业版的风险比较大,存在结构性的风险和结构性的泡沫,股市出现震荡,对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存在威胁。
.......(三)股市存在的传言、内幕较多。
近年证券市场虽有打击内幕操作等很多改革动作,但当前股市存在的传言、内幕仍较多。证监会5月22日、6月日分别部署了“2015证监法网”第三、四批操纵市场行为、传播虚假信息的案件。
........牛市背后的中国经济
........(一)中国经济当前面临双重压力:下行的压力与转型的压力。关于下行压力,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判断:
........
........1、中国经济在降速,但没有失速,没有出现断崖式的崩塌。过去两三年中国经济一直处在下行当中,但这三年里GDP增速一直保持在7-8%,这是过去二三十年都没有出现的状况,说明中国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
........2、看今天的中国经济,要调整完善评价中国经济状况的指标体系。过去主要从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CPI等指标来判经济断中国,但必须看到当前中国经济自身转型,使得我们越来越看重GDP增速背后的三个指标:就业指标、城乡居民收入的指标、环境控制目标的指标。
........3、中国经济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要放在一起看。当前中国经济虽然遇到很多难题,很多领域日子不太好过,比如外贸进出口还是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还在下滑、很多企业经营很困难、很多地区转型遇到很多困难。但是要看到,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就业状况比较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的增幅,这是多年以来都没有的局面。节能减排控制等环境控制目标也都完成得还不错。
........(二)中国经济现在“苦乐不均”的状况非常明显
........不能笼统说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好不好,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状况完全不同。有些地区仍然很有活力,增速也不低,但有的地区却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比如东三省、山西、河北,GDP增速严重放缓。这就意味着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已经很低,很难保证改善民生措施的可持续性。这些地方企业转型也有很大压力,属于暂时比较迷茫、无处可转的境地。在未来一两年里,这些省份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从区域来看拖后腿的因素。但是这种转型的难关必须闯过去,不能因为增速低就过早投放传统做法,要让它们在转型中找到自己新的发展道路。
........很多新兴的有活力的投资机会、新的商业模型商业业态、新产品、新技术等,包括互联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带来的红利,不是每个地区能自动、平均分享的。谁能够更敏锐把握到新技术新业态,谁在创新创业中有积极探索,哪个地方的政府部门比较到位——管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哪里就能早早分享到改革红利。
执笔/姚文帅 吴璇 王瑶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余伟利 主编/禤腾
编辑/ 何应竹 纪之文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