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控烟令”施行背后凸显的问题不容忽视: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据统计,我国吸烟人数已超3亿,每隔30秒左右就会有一个人因烟害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烟草流行每年会导致约600万人死亡。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青少年吸烟和帮助现有烟民戒烟,吸烟将在21世纪导致10亿人死亡。控烟,知易行难,不来点狠的怕是不行,来看看世界各地都有何奇招!
韩国:“戒烟休假”政府埋单
为了鼓励戒烟,韩国政府将逐步实施“戒烟休假”制度。国家机关和私营企业的在岗人员如果决心戒烟,可以申请3~4天的带薪休假。这主要是考虑到戒烟者暂时脱离工作环境,加上健康饮食、精神转移等辅助方法,有助于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因职工休假给企业带来的绝大部分损失,将由政府承担,资金主要从香烟税收中筹集。
韩国政府还通过了“禁烟2020草案”,希望在2020年前将吸烟率降到20%。该草案的主要内容:禁止便利店或者小卖店摆放或者销售香烟;限制香烟制造商的赞助活动;成人购买香烟时要出示身份证。
韩国政府还计划对《增进国民健康法》进行修订,取消公共场所内的吸烟区,营业面积在150㎡以上的饭店,棒球场和足球场等可容纳1000人以上的体育设施,总面积在1000㎡以上的办公建筑、工厂,面积在1000㎡以上或者可容纳300人以上的辅导学校以及地下商业街,都将成为无烟区。
不丹:吸烟最低罚金225美元
不丹,人口不过170万,是个风景优美的小国,森林覆盖率在亚洲处于首位,还是一个全民戒烟的国家,禁止在一切公共场所吸烟,包括公园、夜总会、商店、露天市场等,还有公共厕所。
我国有位老烟民游客,在进入海关时,将几包香烟藏在茶叶盒中,混过了检查。有一次他在一座公厕里,掏出香烟点火猛吸。正当一支烟快吸完之时,忽然进来一位不丹警察,指着他手中的烟,用不流利的英语说他看到了一股青烟从这里冒出,赶进过来才知他在吸烟。说完掏出罚单要罚他225美元,这是最低罚金,严重者还不止这个数,无奈他只得乖乖受罚。
阿联酋:发起戒烟行动 妇女儿童是重点
迪拜从2009年6月1日起至2010年5月31日止,发起为期一年的大规模反烟草行动。第一阶段(3个月)任务是培训戒烟治疗的临床医生和禁烟活动志愿者。第二阶段(3个月)是通过讲座以及各种宣传活动,在青少年人群中普及烟草危害等知识。第三阶段(6个月)在学校、大学、大型商场、各类社会活动团体、俱乐部、等地方开展禁烟宣传。对于青少年人群,将充分适应读图时代的特点,发布更多有关吸烟的危害性的图片。还将建立一个网站,同时启用FACEBOOK等网络聊天软件等年轻人喜爱的交流手段进行反烟草的宣传。
鉴于带有水果味的阿拉伯水烟已经成为不少阿拉伯国家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已获得很多阿拉伯女性的青睐。因为女性较少公开露面,其社交以及吸烟往往处于隐蔽状态。故工作人员要主动去找他们。在这次反烟草运动中,工作人员将充分为参加戒烟治疗的女性保密。
德国:吸烟纳入员工年终考核内容
在德国是不可以随便吸烟的。公司员工管理条例中,有很多条关于限制吸烟的条款。很多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吸烟的,而且办公室、工作区,甚至休息室,都贴满了各种戒烟标语。而吸烟区里根本没有员工在吸烟,烟灰缸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
在德国,吸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当众吸烟,是极不礼貌的举动。嗜烟如命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不起。有烟瘾的员工将得不到重用或者提拔。因为长期迷恋香烟,是一种颓废的表现,没有进取心,很难胜任重要的岗位和工作,所以也将吸烟纳入了员工年终工作考核的一条。许多公司都倡导员工远离香烟,每年都会对登记参与戒烟的人进行物质等方面的奖励。
芬兰:自家阳台吸烟也违规
芬兰的禁烟法将香烟所产生的烟雾定为可致癌的危险物质。为减少被动吸烟,芬兰政府于1995年3月对禁烟法进行了修改,重点对公共场所和工作单位的吸烟进行限制,禁止在包括购物中心和室内聚会场所在内的所有公共场所吸烟。此外,在公寓楼内,如果住户在自家阳台上吸烟影响到邻居也是不允许的。此外,芬兰的公共交通工具内也禁止吸烟。目前,芬兰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班均为无烟航班。
挪威:雇主为吸烟者说不
越来越多挪威雇主们雇佣非吸烟者作为所职员。法律不禁止雇主的这种行为。国家劳工办公室网站上的广告显示越来越多的雇主青睐非吸烟者。劳工检查部门法律顾问说,不能禁止雇主在他们私人场所考虑不雇佣吸烟者。据瑞典的一项调查显示,雇主在每一个吸烟的雇员身上多花的费用是每年27000~36000瑞典克郎。
日本:烟民空间越来越小
日本成年男性的吸烟率近40%,但随着政府和民间的禁烟措施逐步推进,烟民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原本在等车的时候,烟民们可在站台吸烟处抓紧抽两口。可从2009年4月份起,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在首都地区约200个车站站台实施全面禁烟,吸烟处的烟灰缸等被一一撤去,烟民们“欲哭无泪”。
下了电车到单位的路上要抽支烟,在很多地方现在也不行了。中央政府部门集中的东京都千代田区2002年制定了日本首个《禁止街头吸烟条例》,并有专人定期巡回监督。
到了单位,办公室里也不能随便抽烟。日本《健康增进法》、《劳动安全卫生法》和《铁道营业法》等都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进行限制。午餐时要像以前一样“饭后一支烟”也越来越难。日本餐馆不是全面禁烟就是只设有限的几桌吸烟席,中午休息时间短,客流又集中,基本上等不到吸烟席。
美国:将吸烟镜头作为“少儿不宜”
美国电影协会规定,吸烟镜头将会和色情、暴力镜头一起,成为影响电影级别的重要因素。过多吸烟镜头的电影,很可能被定为限制级(R级),即少儿不宜,这也是为了防止青少年吸烟所做的举措之一。
瑞典:将禁烟用在男女择偶问题上
瑞典各界为宣传吸烟的危害,费尽心思。女人们常看的时尚杂志上宣称,现代择偶标准之一就是找一个不吸烟的男士;男士们的读物上则写着,小心吸烟的女友过早衰老。
泰国:烟盒上印有恐怖警示语
泰国规定,烟盒必须用一半的面积印上统一的警示性画面:一个被熏黑了的肺,一副黄黄的参差不齐的板牙,一个插满管子的病体,还有一个喷云吐雾的骷髅。包装上也不准印有淡味,柔和或焦油含量低等误导性词语。这种看上去令人生畏,甚至使人有恶心想吐的感觉的烟盒对抑制吸烟效果良好。
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张鸥 编辑/王若璐、黄元
中国每隔30秒就有一人因烟害死亡,为健康,现在起对吸烟、对吸二手烟说不!同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