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火热,很多新股民纷纷加入到炒股淘金的行列中来。但一些不法分子用透露“内幕消息”等方式“推荐股票”,让热心股票投资的股民落入诈骗圈套.....以下这些股市诈骗案例都看看,谨防被骗。
案例一:“内幕消息”满天飞 “会员”圈套要小心
最近,江苏淮安市民陈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某基金公司刘经理的电话,对方说在证监会有熟人,可预知内幕消息。只要加入他们公司的会员,就坐等赚钱了。为了赢取信任,他还推荐了三只股票。第二天,陈先生看到这三只股票果然都翻红,其中一只还涨停了。
第二天晚上,刘经理再次拨通了陈先生的电话。他说近期基金公司在搞活动,4月底前加入公司会员,可以享受会费9折的优惠,打完折以后一共是3200元,成为会员后,基金公司负责会员所有的股票操作,说肯定会赚钱。
在刘经理的游说下,陈先生兴冲冲地来到了银行汇款,银行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提醒陈先生当心受骗,并帮陈先生查询了所谓上海基金公司刘经理的电话号码,这个号码归属地竟然是甘肃省的,很明显这是一起诈骗案件。
警方接报后表示,这是电信诈骗与股市诈骗结合的新模式。在股市向好的大背景下,诈骗团伙向受害者提供的股票信息总有几个蒙对的,因此就博得了一些人的信任。骗子接着便鼓动这些人与他们合作,骗取会员费、信息费、保证金等。
案例二:成为“会员”首获利润 新股民被骗18万多
陈先生在被骗的最后一刻被及时劝阻,而在苏州盛泽工作的任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任先生看着最近股市红火,也想趁机赚一笔,但苦于没有炒股经验始终没能下手。前几天,一条短信让他有些动心。对方称自己公司有内幕消息,炒股稳赚不赔。任先生觉得牛市难得,再不炒股损失就大了,急于入市的他缴纳了3000元的会员费,成为了该公司的会员。然后对方又通过电邮给任先生发过来一个合同,这个合同针对所谓的会员,缴纳三万块钱管理费,然后由公司负责对这三万钱进行打理,就是理财。
任先生缴纳了3万元后,账户里果然多了一千多元的“利润”。尝到甜头后,任先生在对方的劝说下又汇了15万元过去,让公司根据内幕消息炒股。但是自从这笔钱汇出之后,对方就再也没了消息,这时任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骗了18万3千元。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案例三:轻信股票分析师 160万元打了水漂
股市行情大好后,很多骗子看到了“商机”。他们抓住股民投资心切的心理,伪装成所谓的“股票分析师”,引得不少人上当受骗。
40多岁的靖江人黄女士平常爱好炒股。为了规避炒股风险,她就加入一个炒股的QQ群,想研究一些炒股方法,与网友共同探讨,提高自己的炒股水平。群里有个叫“王鹏”的人,经常发一些股票涨停板一些炒股公司广告信息,称跟着他们公司炒股,买的股票都会涨停。黄女士在他的建议下花5.8万元买了一款炒股软件,软件每天往她的手机和QQ推送炒股信息、介绍优质股票。
黄女士按照他推荐的股票操作,真的赚了一些钱。这时,黄女士又从群里另一个叫“阳光”的网友口中得知,将钱直接交给王鹏操作赚得更快。有了网友的经验之谈,黄女士开始将钱交给“王鹏”直接操作,她陆陆续续给王鹏打了160万元炒股资金,但王鹏却逐渐和黄女士断了联系,而且不肯把本金和收益返还给黄女士。感觉被骗的黄女士赶紧向警方求助。
民警根据黄女士提供的“王鹏”的手机号码、QQ号码、银行账号等信息,迅速展开追踪。最终确定这名自称“王鹏”的男子姓段,是河南人,他建立QQ群散播所谓的炒股内幕消息,在QQ群里用多个账号自导自演、自我推荐,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办案民警迅速前往河南,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犯罪嫌疑人段某实施了抓捕。目前段某已被刑事拘留,警方对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记者/吴睿 编辑/江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