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他的家乡——西安,会见了来华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在他的家乡接待外国领导人。而莫迪此次访华,短短一天行程内充满了佛教元素,令人目不暇接。下面大公佛教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莫迪此次访华行程中的佛教元素。
赠习近平主席礼品曝光
5月15日早上6点25分,印度总理莫迪在个人官方微博发布和习近平主席共同参访大雁塔照片,并称:“此次访华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特别感谢他。”6点32分,莫迪官方微博又公布了此次访华赠送习近平主席的礼品单:在古吉拉特邦瓦德纳贾尔考古遗址的图片和佛教遗址的复制品 ,并附四张图片,其中一张正是一尊佛首。
访大兴善寺 个人官微“秀”获赠“佛影”礼
昨天中午12点左右,莫迪一行来到位于西安南郊的大兴善寺,全程由宽旭方丈接待。在此间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大兴善寺是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据了解,莫迪访问大兴善寺期间全程微笑随和,不时提问寺院情况。在“开元三大士”殿中停留了较长时间。大兴善寺方丈宽旭大和尚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了两份礼物,一份是30厘米高的黄杨木制印度僧人不空法师像,另一份是由西北大学佛教博物馆艺术家岳钰创作的“佛影”。据岳钰介绍,这幅画作是借鉴明、清时在佛教文化中流行的用菩提树叶绘制“佛影”的方法来画的:“我用从印度购买的象征智慧的菩提树叶,在其上用水墨线描绘画出长安汉传佛教北周时期的佛头,再加上用毛笔书写的魏碑风格书法,以体现‘东方智慧’的主题。”
岳钰说,菩提树在佛教和印度教中都是圣树。释迦牟尼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悟出了佛教超然“四苦”以解脱烦恼的方法,因此菩提树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它自身的存在。而对于这份礼物,莫迪也不忘在他刚开不久的微博上“秀”了一把,并留言道“我永远珍惜”。
莫迪一行离开时,看到热情的西安市民,他特意让司机停车,他下车后向热情的西安市民招手致意。这一幕令不少西安市民回味不已。
而对于中国人民的热情,莫迪也在微博上留言:“非常高兴看到中国人民的热情。人文往来总是非常特殊。”
与习近平一同登上大雁塔
1300多年前,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开启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昨天,印度总理莫迪就职后首次访华,第一站即抵达西安,并在大慈恩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起登上纪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
昨天下午,身穿印度传统服饰的莫迪步入大慈恩寺山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迎候。两国领导人握手寒暄,亲切互动。
在般若堂,莫迪欣然提笔,题词留念,并向大慈恩寺赠送了一株菩提树苗。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代表寺院接受,并回赠印方一尊玄奘法师铜像。
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在“玄奘西行路线图”前,莫迪与习近平驻足听取了玄奘在古吉拉特邦游历的有关章节,和在印度学佛、讲经、辩经的经历,并根据“路线图”简要提及玄奘法师西行概况,绕行一周。
位于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距今1360余年,是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和佛像而修建。参观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一同登上大雁塔,远眺西安市景。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曾表示自己执政以来历次出访几乎离不开“拜庙”,无论是此前的日本、斯里兰卡之旅,还是这次的中国之行,都把参观当地著名寺庙列入重要日程。此次到西安,莫迪与习近平在大雁塔会面,印度民众也会藉此了解唐僧取经、唐朝盛事等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点。
晚宴菜单曝光:全素晚宴 中印结合
5月14日晚,习近平在西安设宴款待莫迪。晚上8时左右,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更新推特,晒出晚宴菜单。去年9月,习近平到访印度,莫迪用150道全素美食招待。众所周知,印度是素食者王国,民众多半不喜荤腥。早在莫迪来访之前,众多媒体已经迫不及待推荐了多款西安美食,榆林豆腐、biangbiang面、春笋等特产。那么,到底请莫迪总理吃了啥?一起来看菜单!
这顿国宴可以说结合了中印特色,第一道菜既有西安特色的酸辣汤、又融合印度烤面团(称为帕地)的吃法。西安土特产荸荠也是主菜的材料,煎饼什么的更不用说了。第二道菜什锦蔬菜煎饼和红豆饭,然后还有蘑菇豆腐汤、豆瓣荸荠、红烧芦笋和竹荪炒莲藕。主食和甜点还有面条、水饺、薄煎饼和水果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