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视频监控‘站岗’,村里治安好了很多,晚上睡觉都安心多了。”说这话的是义乌苏溪镇溪北村83岁的张锦明。安全感的提升,要归功于苏溪镇的“天网”工程。从2004年8月开始,苏溪镇与义乌广电合作,在全镇69个村庄安装了高清监控探头,苏溪镇也因此成了全省首个村级监控全覆盖的镇。
600个监控点
覆盖全镇69个村
去年12月28日凌晨2时12分,苏溪镇王升塘村7幢门口,一个穿着棉衣的男子鬼鬼祟祟地在街上走来走去,环顾四周无人后,来到一辆电动三轮车边开始偷电瓶。男子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恰恰相反,他的举动早已被监控室里的工作人员看得一清二楚。他刚得手,就被义乌市公安局苏溪派出所民警抓获。
“之所以能这么快将偷电瓶的男子逮住,得益于村里安装的高清治安监控。”苏溪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杨作旭说,从去年8月开始,苏溪在该镇69个村安装了监控,总共近600个监控点,其中427个为新增的高清监控探头,主要安装在各主干道和村里的重要部位。
据介绍,苏溪镇从2006年就已在23个经济较好的村庄安装了监控,但由于电子产品更新快、维护费用高等原因,20个村的监控已瘫痪,只有3个村还在正常使用。“以前的监控画面模糊,到了晚上基本看不清楚,形同虚设。”杨作旭说,但新装的高清探头可视距离大,500米范围内的车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夜晚的画面也跟白天相差无几。
“基础设施及安装资金由义乌广电投入,镇里根据探头数每年向广电支付一定费用,技术支持也由广电提供,包括监控探头后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杨作旭说,利用广电网络覆盖广、技术精、服务好的优势,既解决了农村监控设备维护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大多数农村安装监控设备资金困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监控24小时
为百姓“站岗”
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让村民的安全感大幅提升,“以前村民家里被盗后因没有证据,没法指认作案人,有了监控探头后,村民有了值得信赖的‘目击证人’。”说这话的张修伦在溪北村经营一家超市,监控正好对着他家门口,“小店里难免有人顺手牵羊,或使用假钞,现在有监控就安全多了”。
“电子监控不光让村民有了安全感,对不法分子也起到了震慑作用。”苏溪派出所副所长吴旭峰说,由于义乌城区遍地安装了“电子眼”,使不少不法分子“转战”农村,“但自从去年监控中心运行以来,苏溪镇的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3.3%,效果很明显。”
据介绍,目前苏溪镇已跟派出所建立对应的“人技联防”机制,除了由派出所监控中心队员坐镇,还组建了多支巡逻队,让苏溪真正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全方位的安全防范网络。
苏溪镇党委书记鲍荣建说,通过“天网”工程的实施,苏溪镇对全镇治安盲区进行了全覆盖,对原本的治安短板进行了补齐。“我们还将对全镇的治安防范体系进行整合,一块是公安本身的治安监控,另外就是群众和企业的群防群治,整合好以后就可以给老百姓提供一个相对满意的平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