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通常会选择看电视、收听广播、逛街等方式打发时间。广播电视及路边的广告,对老人影响颇深。一不小心,老人就会掉进广告陷阱。昨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工商局工作人员,走进该县老干局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打预防针”。
融水县工商局负责人称,近年来,该县老年人消费投诉持续增长。其中大部分都是受广告影响,花成千上万元购买一些假冒或不必要的保健品、营养餐厨具等。
66岁的马女士患有心脏病。今年9月底,她在电视上看到一种“特效保健品”,可治心脏病、冠心病、腰腿痛等各种老年病。虽然价格要3999元,但电视上还有一老专家保证疗效。她立即拨打电话订购,并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将钱汇了过去。
一周后,老人收到该保健品,恰巧被女儿看见。一看这大盒小包的药品,女儿得知母亲被骗,立即拨打12315反映。经工商人员查看,该保健品没有国家认证的保健食品专用“蓝帽子”,即天蓝色,呈帽形的标识。虽然厂名厂址都有,但拨打电话为空号。再仔细查厂名,发现已被注销。
工商说明了情况,老人的女儿也多次劝说,但老人依旧坚信该产品疗效好。这让大家都哭笑不得。
除了电视广告,广场或菜市门口还经常有人发宣传单,让老人去某宾馆开会,免费按摩领礼品等。“这免费的午餐,千万别相信。”该负责人说,骗子经常会利用这种免费的诱惑,吸引老年人,然后对其进行“洗脑”。若碰到类似情况,老人们也可以拨打12315反映。
此外,工商也建议子女多抽空陪陪老人,多与老人谈心交流,并告知这些骗人的陷阱,增强老人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