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总结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对今年及“十二五”期间的工业和科技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市委书记黄志平在会上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集约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创优,提质提效,开创我市工业和科技发展新局面。
黄志平表示,工业经济对义乌今天的繁荣功不可没,如果说市场是义乌的命根子,工业就是义乌的腰杆子,要充分认识工业经济在推进义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更多的行业单打冠军和领军企业。下阶段,要明确重点,依靠创新促进转型提升,依靠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依靠引进领军企业创造新行业优势,依靠解放思想强化工业发展要素保障,依靠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实业创新业的发展激情,进一步理清推进义乌工业发展提升的思路重点,加快打造实业洼地。同时,各镇街、部门要按照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到突出位置;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及时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主动服务,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实现利税85亿元,均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力争实现工业总投资300亿元,比“十一五”同期增长12%以上。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市长何美华要求全市上下认清形势,做好以下五个“坚持”:坚持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发展并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坚持空间拓展与综合实力提升并重,推动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坚持推进自主创新和实施敏捷制造并重,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国内市场发展与国外市场拓展并重,促进企业创业创新;坚持要素保障和环境再造并重,形成工业发展新环境。
会上,市政府还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义乌中心”和“义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两个重大项目与相关合作方进行签约。会议还对获得我市2010年度工业经济年度先进人物、工业企业“五十强”、“成长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等称号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
又讯全市工业与科技大会结束后,市领导黄志平、何美华、童香娣、杨林章、宋英豪、赵国荣、吴森民、丁进跃、刘峻、颜新香等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组赶赴苏溪、佛堂等地,参加佛堂镇11个工业项目、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等我市重点工程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工仪式。
□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及年产2万吨差别化DTY加弹丝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6亿元,拥有高速纺差别化锦纶长丝生产线300条,加弹机72台,产品范围覆盖8D至400D,投产后年产值近20亿元。
□浙江欧意电器公司年产200万台节能环保厨房电器项目。欧意公司是以生产和销售“欧意”品牌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等厨卫家电产品为主的一家现代科技型企业。2006年,该公司一次性投资2.2亿元在义乌工业园区建设年产200万台节能环保厨房电器项目。该项目的投产填补了我市厨卫电器制造产业的空白。
□浙江英特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8亿只贴片型(SMD)LED项目。该项目第一期总投资2.76亿元(不含基建),现有30条生产线,2012年目标产值6亿元。
□佛堂镇11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5.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企业有8家。如,浙江芬雪琳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的高导湿功能PTT纤维和负离子保健功能无缝针织内衣项目,义乌市三禾毯业有限公司投资1.68亿元的高档阻燃地毯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