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我们农民好啊!”“这件事办得实在,办得好。”望着老宅里的这些“不速之客”,老人们轻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笑容。
农村木结构房屋老旧电器线路改造,是我市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也是继“农村(社区)住户漏电保护器安装,特困户电器线路改造”、“老街电器线路改造”之后,由市安监局牵头实施的又一项民生工程。
和“电老虎”较上劲
3月9日,后宅街道同时在岭脚和李祖两个试点村对符合要求的木结构房屋进行电器线路改造。据统计,在我市农村,80%的住房火灾由电气线路和设备闪火引发,尤其是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的住房大多破旧,有些还是危房,室内电线凌乱老化,插座、开关陈旧,再加上渗水、虫鼠撕咬等,所以很容易发生火灾和触电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安监局负责人把电器线路改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经过前两年的改造,农村触电事故和电器火灾事故大大减少。为把用电改造进行得更深入,去年年底,安监局开始在赤岸镇慈溪村和佛堂镇新塘西村进行农村木结构房屋老旧电器线路改造试点工作,为今年该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做好了准备。
改造先行除隐患
我市农村有大量木结构老房子,但只有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的才列入本次改造范围:有人常住、2013年前未列入旧村改造范围、目前为止未经电器线路改造。
“我们街道列入本次改造计划的房子大概有7000余间,力争10月份前至少完成一半,其余的明年进行改造。”后宅街道安监所某负责人说。为如期完成任务,电工协会后宅分会抽调了16名电工参与改造。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今年全市要完成半数以上的木结构房屋老旧电器线路改造任务。其中,3月份前,各镇街确定拟改造房屋清单,排出改造计划并做好试点,5月份开始全面推进,11月份前完成本年改造任务。
民生工程暖人心
“老的电线、开关、插座都换了,既美观又安全,我们当子女的也就更放心了。”黄允福是岭脚村的村民,他说,父母住惯了老宅,一直不肯搬走和子女住。
“我从小就住这里了,去哪里住都不习惯。”黄允福83岁的老父亲说。不过,想到前几天的那一幕,老人现在还有些后怕。原来,3月9日上午,老人家里的电视机因插座老化引起跳火,虽然火很快被扑灭,但老两口和闻讯赶来的儿子都着实被吓了一大跳。
“改了好,不用再担心爸妈这边,我晚上睡觉也可以安稳些。”黄允福拍着胸脯说,政府出钱为老百姓做事是件大好事,即使要自己掏成本费,他也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