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镜玉家房子的变化是佛堂镇农村住房改造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该镇共改造建设农村住房840户,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我镇预计实施农房改造600户。”佛堂镇副镇长陈楚云说。
喝上安全水、娱乐有场地、出行真方便……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使佛堂镇老百姓深刻地体会到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近年来,佛堂镇把民生工程作为全镇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200户农民“异地奔小康”
“我原来住在高高的八宝山上,来镇里一趟要先坐半小时车,再花40分钟翻过山才能到,交通非常不便,一年下山不到10回。”家住佛堂镇小官余村的村民陈小奶说。
小官余村地处海拔643米的八宝山上,距佛堂镇20多公里。由于交通不便,村里大部分村民只能在城区租住,生产生活很不方便。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2009年,佛堂镇决定对小官余村进行整体搬迁,并将安置区设在紧邻镇中心的湖山村。
小官余村是佛堂镇开展“异地奔小康”工程的受惠村之一。2009年11月,佛堂镇成立“异地奔小康筹备委员会”,开始着手帮助3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的600余户村民“下山脱贫”。目前,已完成安置区块的规划设计初稿。
据悉,佛堂镇于2003年大力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目前已开展了3期。截至2010年12月,已帮助200户山民“下乡脱贫”。
18万百姓喝上“放心水”
佛堂镇金山村村民方福民拧开自家院中的自来水水龙头,一会儿工夫,清澈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满了一桶。“有了自来水,就不用自己挖井了,既方便又卫生,喝起来也放心多了。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啊!”方福民谈起村里实施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群众无小事,民生是大事。佛堂镇把饮水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截至去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义乌市水务局编制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目标,让全镇18万人都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今年,我们会配合老镇区改造的道路建设,将几条道路下面原先的自来水管道全部换成球磨管,从根本上杜绝给水管道塌方、爆裂事故。”佛堂镇第三自来水厂厂长叶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