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伊朗客商马吉德在翻译的陪同下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他想在宾王夜市租一个摊位。初到义乌的马吉德固执地认为,“义乌所有的摊位都由政府部门统一审批,只要拿到批条就可以做生意,可是窗口的工作人员不愿意给他批条。”不论接待他的杨姐怎么解释,他都理解不了。
杨姐的窗口上来了位“固执”的外国朋友,一旁的同事看着真是着急。这时候,杨姐耐心地把翻译叫到一边,仔细地向翻译讲解起了“办理占道审批业务”的全部步骤。杨姐告诉翻译:“占道审批主要针对临时性占道经营行为,如果要长期租赁夜市摊位,就应该去宾王市场管委会咨询,或者从其他商户手中转租或者购买。”考虑到马吉德初到义乌,翻译对这些具体操作也没有经验,杨姐特地将宾王市场管委会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写下来让他们带着。
杨姐的耐心和细心让马吉德大为感动。“Youareverynice!大姐,你人真好。”临走时,马吉德给了杨姐一个拥抱。他说,这是来自伊朗的拥抱,表达的是来自伊朗的感谢。
工作人员送走了“固执”的马吉德,又迎来了“纠结”的义乌小伙小张。小张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在与执法局老叶诉说自己的一件烦心事:小张报考国家公务员顺利地进入了面试,可岗位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因为离家太远,去或不去成了小张两难的选择。热心的老叶帮他分析利弊得失,鼓励他积极参加面试;隔壁邮政窗口的吴姐赶紧帮着预订当天的机票,“千万别错过了明天的面试”,吴姐说。
执法局窗口的陈敏说,全市35个部门500多名工作人员726项服务项目都集中在这幢大楼,除了程序上的工作,工作人员更多地是给予市民一种温暖,自然、亲切的服务。她说,她总被杨姐、老叶这样的身边人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