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出租车行业,邹水清可是一位“名人”。他曾被评为浙江省出租车行业“服务明星”,我市出租车管理治安积极分子,三星级文明驾驶员。在6年多的出租车驾驶生涯中,他没有出过一起交通事故,安全行车近90万公里;没有接到过一个投诉电话,为乘客提供满意服务近20万次。
邹水清毕业于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曾经是当地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他是如何从一名小学高级教师转变成一名出租车行业的省级服务明星的呢?
热情服务赢得台商好评
有一次,邹水清驾驶出租车经过化工路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要求他开车到火车站去接再送往金华火车西站。邹水清接到电话感到莫名其妙,心里半信半疑,难道是有人跟他开玩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驱车赶到对方告诉的宾馆门口,果然有一个大约45岁左右、身材魁梧的男子正拉着一只黑皮箱等着他。
在出城登记时,邹水清知道了这位客人原来是台商,经常来往于上海、义乌等地做生意。邹水清好奇地问台商:“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台商笑着回答:“一个月前,你不是在宾王客运站出口处拉我到火车站的吗?”这时,邹水清才回忆起了一个月前的那一幕:那天早晨,这位台商拖着两只大大的箱包在雨中等出租车,可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没能搭到去火车站的车子,恰好邹水清送客人到附近碰到他,于是很热情地帮他装上行李,并把台商送往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宾馆。邹水清热情规范的服务让这位台商非常满意,下车后,他要邹水清留下联系电话,并说:“以后我来到义乌,都乘坐您的出租车!”
帮助别人使他感到很甜蜜
去年11月30日早晨5点多,天下着大雨,邹水清拉着一名乘客前往江东街道下傅村,车子经过中心医院门口时,突然发现前方马路中间有个人在不停地招手,多年开出租车的经验告诉他情况可能有些紧急,他马上同车上的乘客商量:“师傅,前面的这个人看起来有急事,我带一下他好吗?”乘客善解人意地同意了。
“师傅,请你帮帮忙,我的员工手指被机器割断了,中心医院手术室已满员,麻烦你帮我们送到稠州医院动手术,再晚就来不及了!”车子刚停下,招手的人就急忙过来解释。邹水清让伤者坐上车,紧急开往稠州医院,并帮忙一起把伤员送进电梯,当他回到车内时,发现座位上放着10元钱,而后排的座位却被吐得一塌糊涂。邹水清说,尽管后来他开车到洗车场清洗车辆时,闻到呕吐物的气味很难受,但是乘客的善解人意和被帮助者的一声声感谢,却让他心里感到很甜蜜。
从乘客身上看到义乌人勤劳的影子
不久前的一天,邹水清与往日一样检查好车辆、更换了座套、打扫好车内卫生后驾车从江东客运站到宾王客运站,途经江东四区的路口时,他看到有位老婆婆在马路边招手。他靠边停车询问,原来,这位老婆婆是要出租车司机到他家拉一些鞋子到西门街去卖,邹水清二话没说就让老人上车。老婆婆用义乌方言对邹水清说:“刚才有好几辆出租车都说不方便带。”邹水清开车来到老婆婆家,帮忙把3大袋布鞋装上车子,随后送往西门街。
邹水清说:“那天以后,我连续4次接送这位老婆婆。本想继续接送她的,可有一天老婆婆说她明年不再做这个生意了。我从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义乌人勤劳的影子,值得我们年轻人尊重和学习。”
编后语
出租车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名片,“的哥”形象关乎整个城市的形象。邹水清只是一名普通的“的哥”,经历着和其他“的哥”一样的酸甜苦辣,但是,他自觉恪守“车净、人和、不宰客”的职业道德,在平凡岗位上,用自己的爱心、真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不仅实现了从教师到出租车司机角色的成功转换,而且在把好手中方向盘的同时,也把好了人生的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