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市启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第三个年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专项金融改革、与国家工商总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义乌港”成功升格为国际港、开通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等一系列带着“改革”痕迹的重大事件在义乌发生,改革带动了全市各经济领域的全面发展。
繁荣、有序、便捷的经商创业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在义乌构筑财富梦想。据义乌工商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底,义乌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9.29万户,其中内资主体18.77万户(包括企业3.1万多家,个体户15.5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7户)和外资主体5226户。这其中,2013年新设立的各类主体就有4.4万多户。
在实体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义乌虚拟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11月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90亿元,同比增长65%。2013年,我市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培育扶持力度,力争使义乌成为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高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2013年6月,我市启动实施了2年培训30万电子商务人才的“230”行动计划,使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操作技能稳步提升,有力促进了电子商务和传统产业的互促共荣、转型发展,计划启动7个月来,已累计培训电商人才超过22万人次。“义乌购”作为我市实体市场上网的重要平台,2013年10月,“义乌购”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启动运行,经营户可通过该平台提供的自动翻译工具发布英文商品信息,海外买家也可通过“义乌购”浏览义乌市场7万商铺的产品和图片,在线直接下单购买。义乌和敦煌网联合打造的“义乌全球网货中心”在11月上线,该中心集合了义乌本地商务及商品信息,打造一个线上虚拟仓库与线下实体仓库及物流集散中心相结合的外贸货源开放库,将“中国制造”从网上丝绸之路直接销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