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首届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落幕成交12亿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 昨日,为期6天的2013年首届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共吸引韩国、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及北京、山东等10余个省市参展,规模达15万人次,总销售额约12亿元,其中玉雕拍卖就达3.3亿元。 以“文化创造财富”为主题的本届文博会在8月9日至14日会展期间,相继举办了“你的创意我买单”创意活动暨成果展示,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销、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珠宝玉石展销、动漫节文化产品拍卖、“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评选、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云南玉雕大师评选、“文化创造财富”电视系列访谈等活动。 在本届文博会上,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文产办全部组团参展,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会泽斑铜、剑川木雕以及刺绣、珠宝玉石等丰富多彩的云南文化产品销售火爆,仅玉雕艺术品拍卖就达3.3亿元。同时,昆明的14个县(市)区也纷纷组织最具实力的文化产业企业参展,宜良竹编、滇式风筝、根雕、乌铜走银等民间工艺作品最后都被顾客一扫而空,还接下了上万元的订单。而来自北京、山东、江西等10余个省市的参展商占据了500个标准展位,带来景德镇陶瓷、贵州刺绣等产品。此外,动漫馆还举办了COSPLAY盛装大赛、电子竞技比赛、桌游比赛、动漫音乐会等活动,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展馆。据统计,本届文博会的规模达15万人次,总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 在本届文博会的颁奖盛典中,昆明市文产办、盘龙区合虚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等39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云南天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3个展位获得“最佳展位奖”;161位大师获得第七届工美杯精品的金银铜奖,其中金奖大师44位、银奖大师48位、铜奖大师69位;玉雕作品方面,共有45件玉雕作品获得第三届“彩云杯”金银铜奖,其中金奖作品9件,银奖作品16件,铜奖作品20件。 综述 传统与新兴产业齐放 昆明文产打“全能牌” 昨日,首届文博会闭幕,当许多展商都拿着自己的展品离开时,“滇蜂”传承人徐作坤的展区依然挤满了顾客。 “这个我出一万买下!”、“我只有一个这样的风筝,真不能卖了!”面对高价诱惑,徐作坤还是没舍得把自己的“招牌”老鹰风筝卖掉,这次100多个风筝被一一“抢光”,还接到来自澳大利亚顾客的3000元订单,都是这位老人没有想到的;在金永才的乌铜走银展区,除了络绎不绝的顾客,还有来自四川、山东的客商在与他商谈订单。“这几天我总共卖掉13万元左右的作品。” “这次昆明市把最好的文化产品都拿出来展示,除了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市文产办宣传处处长李占良介绍,在本届文博会,昆明文产无论是现场交易还是订单情况,都比往届有了很大提升。“据我所知,有五六家县区都接到了订单,总数额已过百万。”李占良介绍,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理念不断市场化,新兴文化产业不断贴近市场,是昆明此次文博会上的最大亮点。 “营销观念发生大变化” 本届文博会,真正吸引观众尤其是国外客商目光的,还是云南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乌铜走银。 “技艺不能变,但营销观念得变。”这是金永才对乌铜走银的发展定位,“乌铜走银之前销量一直不好,主要是因为不被外界了解。这三年,我在各地进行巡回展览,宣传力度逐年增大,销量也直线上升。”金永才说,“但要想真正走向世界,还得抱团发展,这样"乌铜走银"也才能代代相传。”金永才透露,他这个月底还要去日内瓦参展。 通过展销获利的还有另一位乌铜走银艺人袁昆林,在晋宁展区,袁昆林带着自己的酒壶、酒杯等近百件乌铜走银作品首次参展,让许多人第一次就记住了他。“原来没有参展的概念,都是在"闭门造车",这次来文博会一方面为了宣传自己,同时也考察一下市场。”令袁昆林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一共卖掉了24000多元的产品,订单数额达到126000元,甚至超过已经闻名海外的金永才。“看来观念还是得变,以后更要注重宣传。” 创意活动为文化和经济“搭桥” 从1000到1万,从个人到企业,在本届文博会的创意设计活动中,许多创意十足的作品不但吸引了眼球,更赢得了经济效益。仅是“你的创意我买单”7个字的创意活动名称,奖金就达1万元。 在本次创意活动征集中,组委会共征集到创意作品近600件,还有创意需求203件。“过去的创意设计大赛,设计者的作品在展会结束后就消失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创意设计是与市场脱节的,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李占良介绍,因此,本次创意设计活动的定位就是要搭建一个文化与产业对接的平台。 李占良介绍,无论是创意活动名称、创意设计需求,还是创意设计作品,都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社会投稿非常踊跃,来自湖北的设计师李勇在我们征集晋宁宣传语板块,就投了1447件作品,虽然最后都没有选中,但我们给他颁发了特别鼓励奖。”晋宁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口袋售楼部”一口吃下80万 与往届云南文化类博览会一统天下的局面相比,本次文博会上出现了不少新兴文化产业。如以科技取胜的“口袋售楼部”微想智森,来自五华展馆的集时尚和艺术为一体的“智库创意办公空间”和“金鼎1919集装箱LOFT”、致力于开发云南芳香植物资源的“德馨香水博物馆”、手工原创饰品工作坊“犟虫”和“九木开仓”,还有来自盘龙的“小空山木文化都市农庄”等纷纷亮相,星耀全场。 作为文化产业交流和交易的平台,文博会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不少经济回报,如“口袋售楼部”微想已和客户签订了80万元的订单,“智库创意办公空间”负责人则透露,在还未进行宣传的情况下已有50多家企业有了进驻意向。 展会中,五华区致力于拯救非遗手工艺人的“拾翠计划”让人眼前一亮。此外,致力于收集昆明周边手工制品、为其打造销路的“难看工艺礼品厂”和“茶马云南”,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优质蚕丝被、解决了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禄劝茂山丝富达公司以及各种现场展示,都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 昆明动漫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本届文博会的3号动漫馆无疑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地方。“云南昆明第六届动漫节”由动漫企业及衍生产品展销、COSPLAY超级盛装大赛、创意集市、动漫图书展、动漫摄影大赛、动漫桌游联赛等板块组成。昨日,近千名青少年参加的COSPLAY超级盛装大赛也决出冠亚季军。 “尽管这几年云南动漫产业发展很快,但动漫产业是人才、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相当大的人力、财力投入,大投入还未必有高回报。”云南国联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麒云介绍,文博会上售卖的很多动漫作品及衍生产品的版权都来自于日本或欧美,云南本土动漫企业依旧缺少有特色的原创产品。 “动漫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云南动漫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从2005年开始,云南动漫产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动漫企业,如专业从事角色动漫的美瑾奇奥传媒、咕噜科技、缘成科技,创作了少数民族题材大型3D动画片《彩云南》、融入昆明本土特色的《毛毛旅行记之云南十八怪》等作品。“全省从事动漫设计的人才不足一千,昆明动漫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培养人才和打造原创,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王麒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