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惊人的办事效率,是怎样实现的?市出入境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创新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推出的不脱岗、提醒式、延时和“阳光假日”等服务以及设立的“特服窗口”等便民举措,都是大胆探索创新的结晶。
创新是提质提效的基础,创新使工作如虎添翼。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大创新,市级层面制定下发了10个配套制度文件,各镇街部门新出台486项政策制度,推出299项特色亮点工作,有效解决223项重点难点问题。
政府带头创新攻克疑难杂症
城西街道“于宅山背”曾经是一处垃圾成堆的场所。因涉及众多部门,职责不明,虽然每年数次开展整治,但效果一直不佳。
为此,市“两创两提”办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开协调会,探索整治工作新思路,并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随后,联合众多部门组成100多人的拆违工作队伍,强制拆除乱搭乱建建筑物。市“两创两提”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两创两提”办推动、镇街部门密切配合,创新手段,合力整治“顽症”的成功范例。
在“两创两提”主题活动中,我市积极探索解决“推诿扯皮”难题新机制,以政府抄告单的形式明确了32个疑难问题的责任主体,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推诿扯皮”难题。同时,针对一些行政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制定出台《治理行政“慢作为”暂行办法》;针对重大投资项目繁杂的审批手续,推出《重大投资项目联合办理暂行办法》等。
我市还拓展审批监察新途径,通过开展电子监察,实现对各审批窗口的全方位监督。目前,我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实现100%覆盖。
部门致力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以前查出无照经营门店,因处罚规定不明确,容易引起被处罚对象的不满。”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说,通过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进行创新和细化,将日常执法中常见的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细分为数十个类别,逐一明确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幅度,从而避免了行政处罚像拽“牛皮筋”。
像市工商局这样,致力创新、提升服务的部门还有很多,如市建设局房产窗口推出新举措,取消了房产抵押贷款签字捺印的环节,免除群众在银行签字后又到房产窗口多跑一趟的不便;市卫生局实行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置机制,成立医调会,以市长令形式下发《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医疗纠纷同比下降20%;市检察院在国际商贸城建立检察室,受理群众投诉举报,近距离服务广大商户;市民政局福利企办实现了残疾人“一窗式”登记办理,主动帮扶残疾人就业……
镇街探索创新助推城乡发展
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13个镇街群策群力,大胆探索创新,无论在农业生产、企业发展、重点工程推进,还是在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民生服务等方面,处处都闪耀着创新之光。
——北苑街道创新工作方法,推行“3+1”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了一批长达数年的信访积案。
——江东街道积极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作用在一线发挥、经验在一线总结的五个“一线工作法”。目前,该街道通过“一线工作法”已解决难题61个,办理实事87件。
——义亭镇通过力量集聚、分工协作的“蚂蚁战法”,着力破解重点工程推进中的各项重点难点,用这种方法一举突破了义乌三期污水处理工程推进难题,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预定6个月的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