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发展质量?怎样把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的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来?今年以来,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的着力点落实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为建设幸福石家庄提供了澎湃动力。
近日,从石药集团传来好消息,多柔比星脂质体抗肿瘤药物FDA生产中心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项答辩。这意味着,在抗肿瘤领域上,石家庄将会在产、学、研各个环节实现全面突破。
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院长助理梁敏: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也就是上市的多美素,是我们集团去年新推出的一个特殊的给药系统制剂。它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毒性作用低,靶向性好的特点。而且和国际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低很多。所以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集团继玄宁和恩必普之后,又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包括抗肿瘤药物在内,目前,石药集团共完成了40多种新药的研发。玄宁、恩必普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大规模投入生产,成为了企业的镇厂之宝。石药也由此从原料药生产基地转型成为创新驱动的平台。
告别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向转型要质量,向升级要效益,石药的华美转身正是石家庄工业的一个缩影。打开石家庄的工业版图,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这里茁壮成长。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工业对标达标和引进优质项目,我市的工业结构实现了质的提升,从装备制造到电子信息,从循环化工到纺织服装,无论产品是天上飞的、地上跑得还是身边用的,在这些企业的身体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
位于高新区的格力电器石家庄家电产业园内一派忙碌的景象。目前,这里日产家用空调已经超过1.1万套,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今年,该产业园的目标是向百亿元迈进。
格力石家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大永:这里生产的基本上都是中高端产品,像我们超薄系列。中高端产品产值相对要增加。我们正向百亿企业逐步迈进。
高科技带来了高质量的发展轨迹。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国际“第一唯一”标准21项、国内“第一唯一”标准96项,创出了国内、省内标杆指标300余项。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4.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6个百分点。由此,带动了工业利润增长,工业运行质量跃居到全省领先地位。
石家庄市工信局局长吴飞:我们每一个企业都按照同业的先进标准去看齐,去追标、超标、制标,确定路线图。到2017年,我们的目标是工业总量实现翻番,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幸福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除了工业转型升级,我市还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理念,继续深入推进中东西发展战略。四化融合的红利也成为了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强大引擎。而这在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来自于工业重地长安区的脱胎换骨。作为主城区,工业企业的搬迁给现代服务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一个相当于三个义乌的商贸航母正在这里崛起,石家庄国际贸易城坐落于省会长安区西兆通,集信息、物流、金融、交易、仓储五位与一体,预计明年5月份第一批商家将入住。
石家庄国际贸易城副总经理王建民:该项目建成后,能提供就业人口50万到60万,创造税收50亿到60亿元人民币,能够拉动当地的农村农民的城市化,使农民转型就业,进入国际贸易城这个大服务平台。
以城镇化为基础,我市通过提升改造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性总部经济高地,全市现代服务业取得了质的飞跃。如今,在市区内,一座座城市新地标触目可及,一批批商业气息浓厚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外观挺拔俊朗而又错落有致的商务楼宇,犹如美妙的音符,跃动在城市之中。中石油河北销售总部、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东亚银行等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70多家总部在省会落户。
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我市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发力点,用坚实的步伐走出了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发展路径,为城市发展再添新的活力。石家庄这列快车在发展的轨道上迅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