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窝被占
前两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圣诞挂件的丁丁(化名)一直忙着将一箱箱产品往外搬,不是给客户送货,而是给新来的承租者挪地方。
“我只租到11月,后面几个月摊主租给别人了。”丁丁说,没完全搬出前,摊主曾带着一个承租者来看商位,从简单的交谈中,她得知对方是做中国结生意的。
丁丁租的商位在一区三楼最南侧A区,这里有一个专业采购区,聚集着上百家圣诞用品企业,产品涉及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挂件和圣诞玩具等各个系列产品。紧挨着圣诞区的是,中国结、红灯笼等产品专区。
按照市场行业归类,圣诞用品和中国结产品,归统为喜庆用品。
昨天,记者来到A区大通道西侧一些商位发现,先前吹着萨克斯的圣诞老人已被一个个贴满福字的中国结所取代,而市场里最热闹的也是这些卖中国结的商位。
“这里原先的确卖圣诞用品,不过以前的店主已经不摆了。”在一条小过道中,一名刚搬进来的中国结经营户说。
义乌市场出现“短租族”
圣诞老人的窝被占后,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结。
经营户们说,市场上的中国结和红灯笼,越临近年关生意越旺。所以,这些新冒出来的经营户有的从10月,有的从11月或12月起租,租期一般2~4个月。
由于租期短,只做旺季生意,这一特殊的承租群体,也被称为“短租族”。
“我今年10月份才租过来,一直租到年底。”来自温州的陈贤化是一名新加入的“短租族”,他的商位在大通道西侧,离楼梯口不远。这一带商位原先经营圣诞用品,但现在都摆上了各类中国结。
“圣诞生意结束了,接下来就卖中国结了。”一间商位的新店主说,市场里像她这样的新经营户大约有数十家,大家刚来市场,承租时间并不久。
“短租族”专打时间差
“短租族”打的是时间差,就是尽可能地利用不同行业间旺季淡季的差别。
义乌的圣诞用品主打外贸,旺季在5月到10月;中国结、红灯笼等专做内销,10月到农历春节前的四个月是黄金销售期。所以一到10月,圣诞外贸生意渐入尾声,中国结内销生意却刚刚兴起。
一般从夏天开始,“短租族”就会主动找上门来,寻找合适的店面。到了初秋,他们再从圣诞商手中接过“生意棒”。
经营户们透露,除了旺季因素外,“短租族”还看中了租金优势。
在国际商贸城一区,一个普通商位一年租金动辄二三十万元,提供短租的商位租金是多少呢?
记者调查得知,短租商位的租金一般以月计算,每月租金在两三万元,位置差的不到2万元,好的达到3万多元。
东阳画水的郭先生10月份也租了半间商位,他打算租到年底。由于离大通道仅一街之隔,4个月的租金总共是7万元,折合半间每月1.75万元。与他同街的一名“短租族”,比他晚租了两个月,一整间的租金也是7万元。
即便租金较高,但“短租族”仍然认为这种方式比较划算。“我们卖中国结的,上半年基本没生意,商位租来也是浪费。更何况全年租金过高,我们也租不起。”郭先生说。
“短租”模式三方认同
把一年拆成几个时段出租,不论是短租族,还是长租者和摊主,大家均比较认同这一租赁模式。
今年义乌市场大多数商位租金普涨20%~30%,承租者都感受到了不少压力。
摊主缩短出租时间,提前收回商位,意味着租金费用可能大幅降低。“我租了8个月,租金比全年省1/3左右。”经营圣诞用品的刘女士春节后起租,一直租到10月份,圣诞旺季基本囊括其中,租金是10多万元,比全年租赁省四五万元。
既然有人来租,而且愿意给价,摊主们也很高兴。经营中国结生意的老任,在一区有一间商位。原先,他一直坚持自己开店。从去年起,他选择对外出租半年。
“上半年自己做也赚不到钱,租出去倒可以净赚10万元租金。”老任今年将商位租给了一个做圣诞彩灯的老板,说好租期半年。直到10月份,他才把商位收回来自己做。老任说,如果以后自己不再从事中国结生意,他也会选择将商位分期出租,因为这种方式拿到的租金更高。
“现在生意利润低,下半年租出去可以弥补不足。”圣诞用品经营户朱女士介绍,今年圣诞用品订单多,10月之后店铺里基本上不再接新订单了,刚好可以租给做中国结的经营户。
对此,市场管理部门提醒,根据规定,摊主在转让商位使用权时,最好到管理部门办理一张临时商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