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宁德市(福安归宁德市管辖)物流也比较发达,但我们还是习惯先把货物发到义乌,然后再通过义乌发到全国各大城市,在这里,各个城市的线路都很全,价格也比我们那里最起码便宜10%。”
客商舍近求远,义乌物流的魅力可见一斑。
“平台高地”、“价格洼地”相得益彰
大市场孕育了大物流,大物流支持了大市场。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形成了对外运输直接拥有公、铁、空三大运输方式,与小商品市场相适应的较为发达的物流体系,成为全省运营最繁忙、业务量最大的四大物流主枢纽之一。目前,我市共拥有物流经营单位3000多家,公路货运直达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20多个大中城市,铁路中转托运站连通全国20多个铁路大站,全球20强的航运公司绝大多数都在义乌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每年的国际空运货超出3万多吨,各类快递业务日均发送量达15万件……
物流“平台高地”逐步形成,“价格洼地”效应也日益明显。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优势,较低的市场运价,吸引了杭州、宁波、温州等周边区域乃至福建、江西等省份的货物到义乌中转,大大增加了货运总量。
现在,义乌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国际内陆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运配载物流枢纽。
物流国际化通道渐露峥嵘
义乌小商品出口全世界,物流国际化通道建设功不可没。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完成集装箱作业量48.6万标箱,同比增长35.5%。中国海运、法国达飞、美国总统轮船等全球最强的船务公司在义乌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极大推动了义乌与全球物流主流网络的接轨。与此同时,以联合包裹(UPS)、天地快运(TNT)、联邦快递(FEDEX)、敦豪速递(DHL)全球国际快递四大巨头领衔的60余家各类快递公司,在义乌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
针对小商品特性,海关总署专门为义乌量身定制“旅游购物商品”和简化归类政策,与宁波海关合作实行“异地报关、口岸放行”的大通关模式,打通了上海港、宁波港的出口快速通道。2007年,铁路义乌西站开通了义乌至满州里、俄罗斯铁路国际集装箱专列。义乌航空口岸已连续4年临时开放,开通了义乌至香港往返航线,为将来能开通国际航线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1月19日,义乌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运营,实现我市公用型保税业务零的突破。
“义乌港”满帆起航
义乌作为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培育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市场转型升级、维系强者恒强至关重要。
从物流发展现状而言,义乌市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趋向健全,物流需求大且趋向专业化分工,初具第三方物流企业雏形,但物流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物流场站仓储设备不足以及物流口岸功能不够完善、物流人才紧缺,正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把建设区域物流高地作为国际商贸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打造“义乌港”、建设全国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战略目标。在远景规划中,将把“义乌港”建设成为具有集疏储运、包装、理货、分送等综合功能的“始发港”和“目的港”。同时,进一步加强物流平台建设,创新“大通关”便利运行机制和进出口商品便捷通关机制,建设电子口岸等信息化平台,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全球小商品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延伸口岸港口功能,促进“义乌港”与港口口岸、边境口岸无缝对接,形成便捷高效的小商品出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