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允许安置比例降低,但我市众多福利企业仍情系残疾人兄弟姐妹 □本报记者 刘军
“尽管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比例下调了许多,但众多福利企业都表示绝不让残疾人职工下岗,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我市福利企业与残疾人兄弟姐妹心手相牵的精神风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日前,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调整完善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福利企业的认定条件有了调整,重点之一就是企业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员占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从必须达到50%以上调整到25%以上,这就意味着各福利企业可以比以前少安置一半的残疾人职工。而我市刚好是试点区域之一。消息传出,在全市福利企业尤其是广大残疾人职工中产生较大反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心:福利企业会不会裁掉一些残疾人员工?众多福利企业主以自己勇于承担、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不会!”
义乌市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福利企业,安置了五六十位残疾人职工,占了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60%还多,企业负责人金声视残疾人职工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给予他们贴心的关怀与照顾,努力为残疾人职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众多残疾人职工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目前有不少残疾人职工走上了领导岗位。谈起此次安置比例的调整,金声说,广大残疾人职工与企业风雨同舟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企业绝不会因为“安置比例”的调整就让部分残疾人下岗。对此,上溪路福来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云程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愿。“路福来”是安置残疾人职工较多的福利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致力于为残疾人职工营造工作、生活的乐园,各种福利待遇向残疾人职工倾斜,使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残疾人职工都说公司是自己的“娘家”,是实现自我价值、展现自身魅力的舞台。于云程说,实现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经济建设、共享“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作为福利企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职工实现就业是“份内事”,也是一家现代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另外,还有众多福利企业都表示绝不让一位残疾人职工因为“安置比例”下调而下岗。
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对广大福利企业关爱残疾人职工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个现代企业走向成熟的表现,也必将因此进一步凝聚人心,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同时希望广大残疾人职工更加珍惜就业机会,扎实工作,展现自己自立、自信、自强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