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中心专家首先介绍了我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思路。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无缝织造、拉链、袜业、工艺品、玩具、印刷包装、化妆品、纺织、电子、化纤、机械等行业负责人参加座谈,围绕规划思路,畅所欲言,发表工业经济下一步发展建议意见。
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下一步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认真编制“十二五”期间义乌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何美华指出,工业经济事关市场竞争力,事关义乌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牢牢抓住转型升级主题,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做强做大义乌工业。
何美华说,强工业的着力点在于转型升级,要及早谋划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向。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也要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关键是如何转型、如何提升,包括产业链延伸、价值量提升、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品牌树立、产品标准、质量优化、物流配套等,以及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兼并、重组、上市等办法,培育发展企业集团,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面对新课题、新挑战,何美华要求,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强化服务,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建好平台,优化土地等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有培育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行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等;二是制定政策,突出扶优扶强,做强做大,推进转型升级;三是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四是提高服务效率,营造发展软环境。
何美华要求,要认真研究与吸收座谈会中提出的建议意见,对“十二五”义乌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副市长吴森民参加座谈并对修改完善“十二五”义乌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