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登录
收藏本站
English
业务
QQ:173538645
首页
礼品分类
行业礼品
最新礼品
推荐礼品
礼品现货
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采购指南
专业定制各类礼品、赠品
礼品搜索
1元以下
1-3元
3-5元
5-10元
10-30元
30-50元
50元-100元
100元以上
年终礼品
酒业礼品
房产礼品
汽车礼品
促销礼品
展会礼品
影楼礼品
推荐礼品
夏季礼品
最新礼品
礼品现货
通信礼品
会议礼品
银行礼品
国庆礼品
副食礼品
龙年礼品
旅游纪念品
123
广告礼品
广告风筝
广告伞
广告衫
广告帽
礼品包装盒
扑克牌
礼品尺
工作服
广告扇
广告镜子
储蓄罐
沙滩椅
广告气球
广告纸巾
医药礼品
广告湿巾
新奇礼品
家庭礼品
围裙
户外用品
广告毛巾
冰箱贴
饭盒
餐具
保键箱
厨具
杯垫
定时器
内衣
牙签盒
卫浴用品
保鲜盒
纸巾盒
水果叉
商务礼品
商务套装
护甲套装
高尔夫球套装
皮具套装
运动套装
办公摆件
领带领夹
相框相架
礼品包袋
礼品CD包
购物袋
无纺布袋
PVC包袋
休闲包袋
PP袋
钱包
餐包
纸袋
旅行包袋
腰包
妈咪包
电脑包袋
笔袋
背包
编织袋
工艺包袋
夹包
登山包袋
拉杆箱
化妆包袋
公文包袋
洗漱袋
冰袋保温包袋
学生包袋
手机袋
其它包袋
无纺布杂物架
电子礼品
收音机
计算器
闪光电子礼品
手电筒
激光镭射灯
时计万年历
音箱
礼品小风扇
数码礼品
防狼防盗器
电子礼品
钟表礼品
浪琴手表
手表
多功能表
商务手表
挂表
台钟
多功能台钟
闹钟
电子台钟
挂钟
电子万年历
金属工艺钟
汽车礼品
车载冰箱
汽车香水
汽车挂件
汽车礼品
五金工具
开瓶器
密码锁
多功能刀
工具套装
烟具礼品
塑料打火机
烟灰缸
火柴
烟具套装
工艺机
金属打火机
烟盒
陶瓷礼品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礼品皮带
女式皮带
套装皮带
休闲皮带
男式皮带
品牌皮带
品牌礼品
派克
德国公爵
梦娜礼品袜
茶叶礼品
张小泉
万宝龙
节日礼品
台历挂历
圣诞礼品
红包
门贴
中国结
灯笼
春节礼品
对联、门贴、红包
手机礼品
手机座
手机挂件
手机礼品
手机绳
礼品广告杯
塑料运动水壶
不锈钢保温杯
卡通杯
塑料杯
纸杯
茶具套装
儿童水壶
冲茶器
保温杯套装
太空杯
玻璃杯
金属运动水壶
保温壶
广告钥匙扣
钥匙包
金属钥匙扣
亚克力、塑料钥匙扣
皮革钥匙扣
PVC软胶钥匙扣
水晶钥匙扣
PU钥匙扣
太阳能钥匙扣
塑料钥匙扣
礼品广告笔
广告圆珠笔
金属圆珠笔
金属宝珠笔
台笔
挂笔
奇趣笔
书签笔
钢笔
笔套装
塑料签字笔
礼品小家电
厨卫小家电
生活小家电
日用小家电
其它小家电
床上用品礼品
抱枕
汽车颈枕
竹席竹枕
抱枕被
床上用品套装
被子
气枕
茶枕
沙发抱枕
坐垫
高档工艺礼品
高档礼品
树脂工艺品
水晶工艺品
琉璃工艺品
玉石工艺品
金属工艺品
玛瑙工艺品
绒沙金工艺品
文化用品礼品
收藏礼品
笔记本
文具套装
便签座、便签本
笔筒
奖杯、奖牌、奖章
胸章、标牌
文具盒、笔袋
名片盒
书签
办公用品
会员卡
卡套、卡册
电脑周边礼品
鼠标
鼠标垫
MP3/MP4
U盘
电脑工具包
电脑周边礼品
儿童礼品/玩具
婴幼儿用品
毛绒玩具
童帽
PU球
充气玩具
玩具车
智力玩具
护手腕
浏览记录
清除
义乌新闻
礼品资讯
礼品常识
公司新闻
网站公告
义乌介绍
节日大全
送礼常识
品牌礼品
皮带
陶瓷礼品
小家电
汽车礼品
节日礼品
五金工具
手机礼品
儿童礼品/玩具
电脑周边
烟具礼品
电子礼品
钟表礼品
包袋
高档工艺品
钥匙扣
广告杯
商务礼品
文化用品
床上用品
家庭礼品
广告礼品
广告笔
结婚成本“年代秀”
添加者:
义乌礼品城
添加时间:
2013-5-14 0:0:0
点击数量:
2448
五一小长假,新一轮的结婚潮再次掀起。“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我结婚却要用爹娘半条命!”这是最近微博上被网友们广为转载的一个帖子,虽带点戏谑,却也道出了事实:中国人的结婚成本在快速增高。“婚不起”已经成了当今年轻人的一大心病。 回顾上个世纪至今,结婚开销从几十、几百元一直涨到如今的几万、几百万元,成千上万的翻倍,让我们走进了“结婚成本无上限”的时代。本期,小编就为大家展示一个结婚成本“年代秀”。 上世纪50年代:结婚只需请客吃饭 婚礼特征:新人讲“革命婚史”、唱两支“革命歌曲”、表明今后为革命事业努力工作、互促进步的打算,是婚礼上常见的节目。中后期,逐渐增添了向毛主席像鞠躬的内容。 结婚成本:10元 上世纪50年代,王大爷还是内地一个饭店的职工,每月工资18块。为了结婚,他们家杀了一头猪,送给女方亲戚家每人一块猪肉,便是当时的彩礼。而嫁妆只有一件,就是爱人从娘家带过来的一床半新被窝。 房子,有现成的,和父母一起住,不用花钱。车?两家隔十几里地,婚嫁当天是走着来。至于酒席,10块钱,就能办6桌。王大爷回忆,“当时鸡蛋1分钱一个,大米几分钱一斤,桌椅板凳一块钱一张,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鞭炮,总共算下来也就是10多块钱吧!” 王大爷表示,在那个年代,结婚主要就是邀请亲朋和要好的同事吃饭,简简单单,不像现在人结婚有这么多程序和要求。“我们那时候,要是有床新被子,就很满足了”。 上世纪60年代:三个银元打俩镯子 婚礼特征:下班后,一斤糖、一壶茶,几个朋友坐下聊聊,晚上把两床单人铺盖并在一起,就算结了婚。第二天一早仍旧上班。那时候,一切以工作为重,稍稍修饰都会被认为是“小布尔乔亚”。因当时的结婚证书不需要贴照片,大多数人没有结婚照。 结婚成本:100元 刘大爷的婚姻由父母包办,13岁就订了婚。1963年,年仅16岁的刘大爷便结婚了。他回忆说,那时结婚之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不过,他家在当时也算有钱人,所以订婚后他偷着去看了几次未来的“新娘”。 因为是“大户人家”,结婚前,刘大爷家给女方30多元彩礼钱,还用三个银元打了两个镯子送给对方。结婚当天,新娘戴着镯子坐着牛车就过来了,一身蓝 洋布的新衣裳也算当时的时尚。嫁妆有两床被子、两身衣服,加上刘家自备的新床、被褥、板箱、大立柜等,这就成了新房。当时,他们的喜宴请了十几桌,都是男 方的亲朋,花了100元左右。这个开销,已经算是当时的天文数字。整个场面,不亚于如今的“富二代”婚礼。 上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很风光 婚礼特征:结婚照上,两人大多身着旧军装,胸佩毛主席像章。请人吃饭是新人亲自操勺。“三转一响”———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蜜蜂牌缝纫机和红灯牌收音机,加上“三十六条腿”———双人床、大衣柜、五斗橱、床头柜、吃饭桌和四条板凳,是人们新婚时追求的理想。 结婚成本:300多元 老李今年63岁,他和老伴结婚30多年。当年,一辆凤凰牌自行车150元左右,一台上海牌缝纫机也是100余元。他结婚前攒了三年,才把这两样攒出 来,但手表和收音机死活买不起。不过,即使只凑齐了两样,结婚时也足够风光。“那时候好多买不起缝纫机的,结婚时都借我们家的缝纫机回去摆,摆几天再送回 来。” 结婚当天,爱人穿着自己置办的六毛钱一尺的格子呢新衣。老李回忆,那天,他步行八里地去女方家,接过新娘后,又赶在天亮前步行回到自己家。父亲用老 李给的40元积蓄找熟人买了五斤猪肉,在老家请了三桌客人,算是宴席。“那时,亲朋最多给三元的份子钱,算是大礼,也有人合伙凑份子,给一元五角的。” 结婚后,他们的家具很少,加上新置办的,只有几个箱子、柜子,几床被褥,以及几件日常生活用品而已。 结婚费用不超过300元,但如今他们已经一起走过了3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坐着自行车出嫁 婚礼特征:这时的新人开始穿婚纱拍照,价格一般在百元左右;人们也开始蜜月旅游,但基本走不出国界。新四大件是电冰箱、黑白电视机、石英手表和洗衣机。 结婚成本:1000多元 80年代初结婚,如果有自行车接新娘,再拍上一套婚纱照,那就是非常完美了。黄女士就时髦了一把,享受到了这两样,丈夫骑着新自行车把她载回家,两 人还花70元去拍了套结婚照。同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四大件共花了600元左右。娘家用公婆家送来实木材料,做了床、三门大衣柜、桌子、 箱子等一套家具,另外还有十床被子,这就是所有的嫁妆。黑白电视机,还是婚后过了几年才买的。 不过,最让黄女士欣喜的是,结婚时公婆家给她买了六件衣服。那时,改革开放之初,成品衣才刚开始流行,十几块一件,光衣服就花了上百元。 公婆家条件不错,宴请了30多桌亲朋好友,每桌几十元。与如今给“份子钱”不同,那时的亲朋好友大多送毛巾、茶具、镜子、水壶等比较实用的礼品。单是毛巾,就让他们用了好多年。这样规格的婚礼,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体面了。 上世纪90年代:彩礼“三金”是标配 婚礼特征:各种围绕婚礼的商业机构不断派生,婚礼进入多元化时代。令人萌生浪漫情怀的海底潜水婚礼、跳伞婚礼、滑雪婚礼、植同心树的植树婚礼,各个婚庆公司举办的中式、西式、中西合璧式等婚礼,吸引了众多男女青年。当然,费用也随着个体的不同,相差甚远。 结婚成本:2万元 1994年,张先生29岁,单位福利好,分了一个套间给他做婚房。 结婚前,他们买了床、大立柜、矮组柜、沙发、21英寸的彩电、影碟机等“当时流行的家电”,将房间摆得满满当当。还好大家都在走廊上做饭,节省了不少空间。后来,他随着工作年限增加,套房换小两房,小两房换如今的三房。 结婚前,第一次去见女方父母,张先生带去了6000元的彩礼。当时结婚流行“三金”,但他出身农村,结婚费用只能全靠自己,所以“钱不够”的他只给未婚妻买了“二金”——戒指、耳环。好在女方善解人意,自己准备了项链作为嫁妆。 他们是在酒店办的婚宴。那时,亲朋随的份子钱已经“水涨船高”到了100元。他们还去拍了婚纱照。整个婚礼办下来,张先生差不多花了两万元。 新世纪00年代:马拉松婚礼尽是累和贵 婚礼特征:商家营造出的浪漫情调免不了雷同与乏味,新人们开始自己着手操办婚礼,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婚礼方式。最普遍的是,随着大家都奔向“北上广”,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异地相恋,婚礼,当然也得“三地马拉松”。 结婚成本:85万 29岁的高小姐是山东人,与爱人是大学同学,两人2004年来深圳工作,2008年结婚。刚恋爱时,他们只谈爱不谈钱,很鄙视那些视婚礼为攀比的人。可后来,结婚被提上日程,筹备期间,好像每天都谈的是钱。 好在他们很幸运,公婆早在房价上涨之前就为他们买好了婚房。那时在深圳,关内的新高层也才五千多一平,他们90多平的房子,花了50万。后来装修15万,是娘家出的钱。 说到结婚,她最大的感受是“累”,小两口的老家与工作地分属三省。1个月里,他们分别跑了山东、河南和深圳三个地方。在山东老家和深圳各走了一趟婚 庆常规程序,在河南则按当地风俗在村里热闹了几天,都不是省事的活。第二个感受就是“贵”,光深圳摆的15桌婚宴就花了5万多,再加上3万多的烟酒、近2 万的首饰等,最后跑完这场婚礼“马拉松”,小两口整整花了21万多。“相当于我们两个人不吃不喝两年的收入!” 虽然在婚礼筹备过程中,两人一再告诉自己要省一点再省一点,但另一方面,“毕竟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不体面的话,亲戚、朋友、同事难免说闲话”等声音一再充斥耳边。最终,两人的支出一次次超出预定范围。 新世纪10年代: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 婚礼特征:婚姻法引起众多热议,“婚姻与房子”已成为必然联系。七成以上女青年会把男方是否有婚房作为择偶的重要条件。广告语“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成为现实。婚礼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房子。“结婚钱父母出”已经成为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时的首要选择。 结婚成本:200万以上 “婚不起,真是婚不起,不是我们要啃老,而是现实让我们必须啃老。”这是胡小姐的“结婚感言”。 胡小姐今年25岁,婚期订在2月6日。去年,花150万买了套70平的二手房,两家老人拿出积蓄为他们付了首付,还买了辆16万的小车,小两口自己工作积攒的10万用来装修。因为两家把钱都投到房和车上了,所以彩礼嫁妆什么的,都免了。 “但还是很吃力,做给家里人看的免了,但做给外人看的不能免”。胡小姐说,平时别人办事送过人情的,现在都要来还礼,酒席必须得摆;既然摆酒,那么 婚纱、礼服、首饰、婚庆公司等一个也不能少;来吃喜宴的外地亲友不能不给安排食宿吧?万一人家要顺便搞个旅游的,不能不接待吧……粗略一算下来,没有20 万拿不下来。“如果不能啃老,我估计再过二十年我也嫁不出去”。 然而,并不是只有“穷人”才喊“婚不起”,有钱人也有他们的压力。一位老板就抱怨给儿子办婚礼办不起。 “因为女方送一辆宝马X5,所以我们订婚出的礼金是100万元;到香港订购首饰和衣服,女方出了18万元,我们出了15万元;婚宴设在一家排场很大 的五星级大酒店,大概60万元,总的费用加起来要200多万元……还不算现成的房子。”这位老板连连感慨,现在自己赚钱的速度,还真是赶不上儿子结婚花钱的速度。 □链接—— 在深圳 讨个老婆多少钱 1.房屋一套(80平方),以均价25000元计,30000?0=2400000。 2.装修,以中等装修,80平算,计15万。 3.家电及家具,计5万(有部分女方以嫁妆形式出资承担)。 4.轿车,以普通代步车为标准,计15万。 5.办喜酒,以中等酒店20桌,包括自带酒、烟、糖,计3000?0=6万,回收红包以每桌平均2000元,计2000?0=4万,亏2万。 6.度蜜月,新马泰、云南、海南为主要出行地,就选去韩国好了,平均每人费用以6000为标准,计6000?=1.2万。 7.从泡妞到决定结婚这段时间(恋爱期),包括出去吃饭、买礼物、娱乐、旅游、送女友父母节日礼品等,平均每月以1500元的标准,谈2年,计1500?2?=3.6万。 综上各项成本合计: 2400000+15+5+15+2+1.2+3.6=大约240万元。 以男方家庭30万资产,年薪8万计算,240万/8万=30年。 最后得出结论为:男方倾家荡产,加上男人不吃不喝工作30年,才能在深圳讨一个中等条件的老婆。果然,老婆才是最昂贵的奢侈品。
分享到:
微信
一键分享
更多
上一条新闻:
礼物也疯狂 zippo diy礼品备受青睐
下一条新闻:
特制平板电脑送父母 当回老年新潮一族
采购流程
|
常见问题
|
付款方式
|
送货方式
|
意见投诉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闻资讯
|
快递查询
|
厂家加入
注:本礼品网的商标及图标部分属客户注册商标,仅供参考,制做生产需合法授权,并无现货发售。
COPY RIGHT©2004-2019 http://www.15gift.com义乌礼品城
主办单位:
义乌华品贸易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4358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