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市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市委、市政府从改善民生、实现公益性公交的目的出发,将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公共交通纳入市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实行政府补贴,引导交通结构和出行方式转向“公交优先”。经过相关部门多次讨论修改,以及专门向人大、政协征求意见,举行社会听证后,市政府在日前出台了《义乌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
问: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票价是如何确定的?
答: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后,将建立公益性的城乡一体化票价体系,对现行票价进行改革。在全市实行城乡公交1.5元一票制、农村支线1元一票制的城乡一体化公交票价。除城市公交维持原来1.5元票价不变外,乡镇公交也与城市公交一样实行一票制,由原来的1元至6元的多级票制统一改革为1.5元一票制,支线公交由原来的1元至4.5元的多级票制统一改革为1元一票制,公交票价大幅度降低,让全市群众真正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实施票价配套优惠措施。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残疾军人(残疾武警)、伤残警察、现役士兵、在本市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对象(含“三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和参加核试验退役军人)、视力及肢体残疾人员、特困人员、1.2米以下儿童等人员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规定凭相关证件(儿童免证)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待,60-70岁老人、其他残疾人、1.2-1.5米儿童等人员凭相关证件(儿童免证)享受0.5元一票制的优待。并大力推广公交IC卡使用,普通IC卡享受9折优惠,学生IC卡享受7折优惠,持IC卡1小时内换乘享受7折优惠。
问:新的城乡一体化公交票价体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从201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问:我市在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地位方面将采取哪里措施?
答: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全面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构建符合国际商贸名城的公共交通体系。一是编制《义乌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义乌市优先发展城乡公交五年行动计划》等,确保公共交通在规划用地、建设投资、路权分配、政策扶持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二是推进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加密公交线网和公交班次,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步伐,积极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公交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打破城乡公交二元分割局面,政府适当补贴,逐步实现公益性公交,引导群众选择公交出行为主要出行方式。三是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用地,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停车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道路改造建设,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的改造建设,强化以“公交优先”为重点的交通组织管理,全面推进公交路权优先。完善“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营、有偿使用”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办法。同时,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成城乡一体的公交IC卡系统,并覆盖出租车收费。我们争取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使我市的城乡公交客运量出行比重达到约15%。实现公共交通站点300米服务半径在主城区覆盖面大于80%,义西南、义东北副城覆盖面达到40%以上;公交车辆夜间进场率达到75%以上;除农村支线外,公交高峰发车间隔不大于8分钟;延长运营时间,公交服务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张时刻表”,一卡走遍义乌。
问:我市对公交票价实行如此大的优惠政策,如何才能确保运输企业正常运转?
答:我们在制定票价时,充分考虑了群众、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让群众享受改革的成果,让企业有合理利润,政府实行适当补贴,逐步实现公益性公交。市政府将不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公共支出力度,公共交通纳入市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同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全行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对企业低票价、各种票价优惠等政策性因素造成公交企业的亏损进行补足,并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镇街小面的纳入公交企业的政府补贴范畴。同时实行标准成本制度。为鼓励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支出,每年根据企业实际车辆数和运营情况核算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由人工费用、燃料能源、车辆折旧、保养修理费、行车事故损失费、场站租赁费、管理费用(不含人工费)、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9个方面组成。
问:如何在我市建立适度竞争的公交机制?
答:总体原则是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市场经营格局,发挥市场自主调节作用。整合市域内公交业务,实行公交线路经营权公开招投标制度。改革初期对稠北公司、稠廿公司、廿三里公交公司的市域内公交业务进行整合,暂时由恒风交运和万方交通两家公司经营,在线路经营权到期或新线路开发时,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营运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其他运输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最终使得我市公交行业保持在3-5家企业适度竞争的状态。
问:如何确保公交运输企业能不断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答:我们对公交企业实行服务质量考核。建立完善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把公交企业按计划增加开通公交线路的执行情况、车辆购置、新增运力、公交车运行公里数、载客数、公交车运行班次间隔时间执行情况等纳入考核。由交通局制定考核办法,每年对公交企业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并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与政府补贴相挂钩。通过服务质量考核,规范公交企业行为,突出服务质量和公交企业社会义务,促使公交企业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