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罗孚这个卖家却出现了这么一个大纰漏,可见其内部混乱程度。按说这乱劲儿应该吓退现在的准新郎吉利了。不过,从吉利最近的举动看,这准新郎一心想攀高枝儿,傍贵族,对罗孚的窘况并不计较。这不,吉利汽车刚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发中高档轿车体系及相关零部件,并在香港投产。谁都知道,制造业根本不是香港的强项。舍弃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改到香港生产汽车,吉利图什么呢?有人说,那是吉利正在为迎娶未来的新娘罗孚布置新房呢,也有人说,吉利刚在香港借壳上市,此举是作秀给香港投资者看的。说来说去,好像都不大有道理,吉利这回实在是有点冲动。
这几天,作为吉利老乡的奥克斯,恰恰吃尽了冲动的苦头。一年多前,奥克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冲动杀进了汽车产业。另有约2000名消费者也一冲动,成为了奥克斯汽车的车主。不料没过多久,奥克斯就宣布退出汽车行业,这2000辆车一下子成了“没娘的孩子”,售后服务没了着落,车主也陷入无穷的烦恼。一方面,对于奥克斯汽车可能发生的刹车跑偏、转弯底盘异响、油管漏油,甚至行驶中轮胎脱落、时速超过100公里时方向盘难以控制等问题,奥克斯集团表示,只负责维修费,不负责三包件的索赔费和旧件回收。另一方面,由于退市,奥克斯汽车已被保险公司列为“稀有、古董车型”,跟法拉利一个档次,保费大大提高。据说,一辆车正常的使用年限为15年,按现在的情况,10年后奥克斯车主若想给自家汽车上个全险,将花费两三万元,比一辆奔驰跑车的保费还高。
刀郎有首歌叫“冲动的惩罚”,好像说的就是奥克斯集团。但是,这种惩罚不应该转移到消费者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