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痛、总犯困、怕上班咋办 专家五招帮你找回工作状态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 “这个节过的,别人过节,我住院,还差点没把命喝没了。”昨日,36岁的企业老板李先生无限感慨。他平时只有半斤酒量,初三那天因为高兴,喝了一斤白酒,当晚因恶心、呕吐被送到医院,因为呕吐物呛入气管,差点把命搭上。现在他还头昏昏的,胃肠不太舒服。这节日综合征,还真够他缓上一阵了。
其实,过完春节长假后,有许多人在饮食、情绪、睡眠等方面都有些不适,统称为“节日综合征”。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医生,他们有相应的建议,帮您迅速恢复精力,走进工作状态。
喝稀粥,给胃肠放假
缓解酒后伤食症
长春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温晓晔说,每年春节,像李先生这样因酒入院的都不少,而春节后更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一方面酒精可以造成胃黏膜损伤,造成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另一方面,春节期间天天是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人们会出现肚子胀满不适,胃部隐隐作痛等消化不良状态,民间俗称伤食症。
那么大酒大肉后,如何尽快恢复体力和精力呢?温晓晔建议,节后要管好嘴巴,多吃点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让胃肠道好好休息。不要再喝浓茶、烈酒等刺激性食物。繁忙工作后,经常进行伸展运动,做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做操、打球或跳舞等,让身体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做一次放松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和精力。
洗热水澡,放松神经
缓解上班恐惧症
“美好假期就要结束了,亲,我好害怕上班。”昨日,长春市民张林女士通过微信向女友抱怨。
春节七天长假,张林走亲戚、煲电视剧煲电影,每天玩到凌晨两三点,睡到午后自然醒,玩得不亦乐乎。可一想到上班要面对成堆的账目,面对领导的眼神……她心里就打颤。
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秘书长万恩说,春节长假过后,总有一些人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甚至茶饭不思、身心俱疲、精神涣散,全然没有上班时的朝气,医学上把这叫做节后“上班恐惧症”。
专家认为,这种人要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积极调整。建议上班前洗个热水澡,也可每晚坚持热水泡脚5~10分钟,睡前适当饮用热牛奶、豆浆、甘菊茶助眠,缓解恐惧情绪,放松紧绷的神经,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
做运动,提神醒脑
缓解睡眠紊乱综合征
“节日期间,我每天都是半夜十二点才睡,早上十点多才醒。这一上班,还真是直犯困。”昨日,长春市民刘颖女士说。昨天一上班,她就是强打精神起来的,在单位眼皮直打架,根本没法工作。近日,在各医院,这样的患者真不少,很多人要求医院开点安眠药。
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专家李知介绍说,这就是所谓睡眠紊乱综合征。随着生活的高速运转,人们在长假时都会毫无节制地放松、玩乐、睡眠,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出现的症状包括: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上班时间打不起精神、犯困等。
专家建议,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吃安眠药,应该按以前正常生物钟调整回休息时间,并坚持用运动来提神醒脑,比如打打球、慢跑、游泳等,消耗一下体能,对缓解睡眠紊乱会很有帮助。
听音乐
缓解手机刷屏依赖症
这几天,长春市民刘小姐患上了“手机刷屏依赖症”。从小年夜放假开始,除了睡觉,几乎都是在发短信、微信中度过的,刷屏成了假日生活的最主要内容。而低头触屏的姿势,不仅脖子疼、眼睛酸,手指也在不停地抖动,现在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都离不开手机。她真担心工作时还能不能专心。
春节期间,不少市民足不出户,一天到晚与手机、电脑为伴,沉溺于网上下棋、聊天或玩网络游戏,几天下来头重脚轻,眼睛发干,涩痛不适,看东西发花,甚至还会出现双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吴主任建议:控制上网时间,听听轻音乐,缓解一下“手机刷屏依赖症”。平时可多吃些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和豆芽等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或用菊花、枸杞泡茶饮用,这些都有益于消除眼疲劳。
认真工作、认真休息
缓解情感失调综合征
假日,亲朋相聚,节日结束后,与亲友离别,继续投入到紧张而枯燥的工作中,张女士心里空落落的,心情很抑郁。
对此,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秘书长万恩说,这种假日带来的情感失调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假日里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突然要面对紧张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易导致心理失衡,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就会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血液循环减慢,脑部供血不足,于是变得无精打采。
专家建议,对这种心理失调症,要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工作时要尽量调整状态,认真投入,休息时也要给心灵放个假,学会休闲、娱乐。此外,可以多吃富含服用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缓解症状。记者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