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工业总产值1630亿规模以上企业增至623家中小微技改计划投资34亿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注重产品质量及企业品牌文化的推广,成为2012年义乌中小企业的新风向。义乌至尚袜业有限公司通过每年定期的订货会与时尚活动的结合,目前已在全国各省市拥有70多家区域代理商。公司生产专线由2011年的100台织袜机扩大到300余台,并保持每年翻两番的良好发展势头。商报记者陈杰斌摄
昨日,义乌心上人服饰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部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在为新年投放市场的新产品打样。该公司在2012年生产销售均创出不错的业绩。商报记者张建成摄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义乌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大力推进“两区六城”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制造业洼地城市”建设,通过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大力培育规模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有效投入,加快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施节能降耗等有效途径,鼓劲加压,比学赶超,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面对复杂形势,工业经济难中求进
2012年,义乌工业经济面对的国际经济形势相当严峻。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义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采取各项举措,抓项目促发展,抓技改扩规模,抓管理上水平,抓创新增后劲,工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据义乌经信委统计,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30亿元,同比增长13.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84.7亿元,同比增长11.23%,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590亿元,同比增长13.8%,工业产销率为97.6%,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达205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用电增长5.28%。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工业经济的政策引导和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去年,义乌积极开展了建设信用企业活动,引导一大批龙头企业不断做强做大,规模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576家增加到623家,全市新增一家上市企业,目前共有6家上市企业。还有,义乌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取得明显的实效,据悉,2012年,义乌小微企业培育和运行监测平台经过前期大量工作正式运行,目前已成功吸纳220家企业入库,对中小微企业的跟踪与服务工作提高了科学性和时效性。
项目稳步推进,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2012年,义乌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业项目落地开工投产“百日攻坚战”活动。据义乌经信委统计,去年1—11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2012年通过召开现场会、现场督查、报表统计等方式对122个招拍挂工业项目开展调查和督查。其中,已完成落地项目98个,落地率为80.3%。已落地的98个项目中,开工项目80个,开工率为81.6%,投产项目43个,投产率为44%,未落地项目用地三通一平及政策处理也有较大进展。
此外,过去的一年,义乌突出抓好了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建设。义乌工业主管部门结合“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深入调查和论证,筛选建设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荐7个重点项目申报省级重大产业用地项目,其中蓝鲸高新动力、伊美薄膜等2个企业项目已通过审核。还有,义乌开展了有税无地企业用地安排工作,到目前为止,义乌经信委开展了高税无地企业用地申报、评审等,通过筛选、审核,确定了8家企业,并明确了供地方案。
与此同时,义乌内资引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开展了浙商回归项目中工业项目的统计工作,同时完成金华市的央企对接、浙洽会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的落实。
促进内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2012年,义乌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本地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去年1—11月份,共备案(核准)项目95项,其中市级备案84项,镇(街)备案11项,计划总投资34亿元。
只有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义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增强。义乌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级重点创新项目,2012年,义乌推荐申报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计划项目1个、申报2012年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和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计划项目1个;推荐申报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项目1个;推荐义乌市3家企业参加申报2012年省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推荐义乌市8家企业上报2013年浙江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即“双千”工程)。
据了解,为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义乌工业设计中心项目落地和启动目前已经初见成效。经长期努力和精心筹备,“中国义乌工业设计中心”正式落户义乌市环湖创意产业带,已进入装修招投标阶段。“浙江省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也已揭牌。目前,中心已在全国展开招商工作,先后赴深圳、杭州两地成功吸纳13家国内知名的设计机构入驻,为中心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