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推进新闻出版惠民工程 力争3年实现社区书屋全覆盖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 推进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制订完善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加快城乡阅报栏(屏)工程建设,开展“书香之家”系列活动……昨日上午,全省新闻出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胡宪武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3年新闻出版工作中,一系列惠及民生的举措令人振奋不已。
我省去年率先启动
农家书屋续建工程
2012年,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吉林振兴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在主题出版方面成果丰硕。《复兴之路》、《人生哲学通俗读本》等一大批精品图书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优秀思想道德读物推荐书目,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天之涯海之角》等四部作品获吉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
在民生出版方面,我省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家书屋延伸续建工程,新建贫困村、少数民族村和边防哨所书屋400个,为农民工量身编撰适应城市工作、生活读本《百姓生活百事典》200万册,资助农民工诗人杨成军出版了《我是农民工》诗集,省新闻出版局荣获“2012年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同时,去年我省出版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国北方出版总部项目、印刷产业带建设项目、数字出版工程、民文出版基地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基础性的重点项目顺利启动实施,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实现了20%的年增长率,形成了独特的吉林出版速度和规模。2012年出版图书26980种(套),其中新书1.5万种,发货码洋超过60亿元,出版音像制品281种,电子出版物148种,互联网及数字出版产值突破10亿大关,期刊总印发量3.52亿册,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报纸总发行量15.9亿份,销售收入达到17.76亿元,报刊广告收入7亿元。印刷业总产值超过117亿元。
力争3年内实现
社区书屋全覆盖
会议对2013年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抓好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实施,重点推进出版创意、数字出版、绿色印刷、教育出版等项目、基地(园区)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支持发展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云出版等为代表的出版新业态。
今年,省新闻出版局将实施品牌带动工程,扎实推进“双效图书”增效项目,着力培育长销图书及畅销图书,鼓励支持省内图书出版单位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拓展国际市场、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出版面向海外受众的出版物。繁荣出版市场,拉动文化消费,巩固和发展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开拓农村市场,释放城乡居民出版消费潜力,大力拓展全面阅读活动,加快建设网上书店、在线阅读等数字传播交易平台,开发特色消费市场。
同时,推进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制订完善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加快城乡阅报栏(屏)工程建设,开展“书香之家”系列活动,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省实现社区书屋全覆盖,加大对公益性出版单位及党报党刊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体系、服务网络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新闻出版惠民工作全覆盖,加强中小学教材出版工作,中小学教材实现绿色印刷,做到“课前到书”。
会议提到,在版权行政管理上要创新。以普及版权法律知识为基础,以打击侵权盗版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集中力量开展好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剑网”行动、推进软件正版化、视频网站版权主动监管和文化领域版权专项执法五大行动,完善版权管理执法体系。
(记者刘佳雪/报道)
相关新闻>>
去年我省收缴非法出版物53万余册(张)
城市晚报讯昨日,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12年全省共查办各类案件670余起,收缴非法出版物53万余册(张)。
会议要求,2013年要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深入开展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境内盗印和利用互联网传播非法出版物的行为,做好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同时,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按照抓源头、打基础、切断利益链的要求,加大网络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传播网络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落实网站和通信服务商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从源头上把住网络净化关,严格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范网上传播秩序。
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加强对印刷复制企业的有效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持续清理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者,全面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出版物;加强对一号多报、一号多刊等违规行为的治理,依法取缔非法设立的报刊社、工作站、记者站,坚决打击假报刊、假记者、假记者站,维护新闻出版正常秩序。(记者刘佳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