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农副产品当选国礼 当下礼品市场走上“复古路”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 人与人交往,讲究礼尚往来,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外交场合,除非万不得已需要大动干戈,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礼”相待。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岁的寿辰。12月6日,毛泽东踏上北上的专列,第一次跨出国门。他极其重视这次莫斯科之行,决定分别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为斯大林祝寿。 据外交部公开档案中的《我国祝贺斯大林70寿辰(贺信、礼品单)》显示: 中共中央的礼品有“大元帅丝织像、清代蓝花瓷花瓶、景泰蓝茶具、烧瓷寿盘”,以及“象牙雕刻的大花瓶、宝塔、龙船、球、八仙人、女英雄等共10种22件(套、对、帧、座),外加祁门红茶、上等绿茶和龙井茶”; 政府的礼品包括 “大元帅陶瓷盘10个和每套99件的景德镇五彩瓷具2套”,以及“中国农民所献蔬菜果品——山东胶东和济南产的白菜、莱阳梨、大葱,北京牙(鸭)梨、雪梨,天津和山东萝白(卜),北京绿皮圆形红心萝白(卜),江西小金橘”等; 解放军的礼品则是“大元帅丝绣像1帧和大元帅陶瓷像1对”。 这份礼单很不一般,尤其是里面的农副产品,让人倍感意外。中共党史专家表示,新中国政府当时之所以选择了山东大白菜、萝卜、大葱等“特殊”的礼物,主要是想拉近距离,让斯大林有一种亲切感。 “我们要让他感到,在中国,不仅中共中央对他非常重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很尊敬他。因为这些礼品,就好像平常老百姓家里逢年过节串亲戚带的东西。” 60多年前农副产品曾当选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有农副产品作礼品,当下礼品市场开始走上“复古路”。节日走亲访友,如果拎一袋大米或者一筐蔬菜,以前也许会觉得那是很“土老冒”的,而如今,此类经过包装的农产品成了都市人礼品市场的新宠。60年前农副产品当选国礼 当下礼品市场走上“复古路” 一个苹果就有一斤半左右,个头看上去像是个小南瓜,粉红粉红的特别招人喜欢。高档水果开始在节前大量涌入市场,抢占年货团购市场商机。经销商表示:高档水果年前卖得特别好,买主多是公司、商社,做春节福利或礼品。当然,也有少部分有需求的市民买家,用来送给重要亲人或朋友。 记者在一项调查中发现,除了这些高档水果外,其他高档农副产品也同样在春节礼品市场上风光无限,成为当下人们礼尚往来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