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体两大巨头“联姻”本土平台“义乌购”强势上线 义乌电商获益网购狂欢
- 添加者: 添加时间: 点击数量:
- 【编者按】
“2012”即将画上句号,“2013”的脚步声已清晰可辨。
即将过去的一年里,金融危机依旧笼罩全球,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时期。面对复杂莫测的市场环境,义乌经济依托市场优势,逆势增长,在会展、出口、电子商务等方面依旧表现强劲。
有人说,走进义乌,就能触摸到全球经济的体温。而现在,义乌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寒冬中少有的“温室”之一。
现在,让我们抬头回望,2012义乌经济走过的“脚印”。
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截至目前,义乌有各类混批网站200多家,大多年销售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依托淘宝、EBAY等平台的网商形成相当规模,全市淘宝卖家超过6万家,活跃商家数量超过1.7万家,天猫店铺超过3400家。全市外贸B2B卖家1.1万家,B2C卖家9.3万家,活跃卖家9000余家。从交易规模上看,今年内贸网购增长在70%左右,外贸B2C增长超过400%。
这一组数字最直观地反映了,2012年是义乌电子商务发展不平凡的一年。
蔡奇做媒——
义乌市场“牵手”阿里巴巴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聚地,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网络公司,两者之间有没有通过合作形成共赢的可能?今年5月,在义乌调研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通过个人实名微博当起了红娘,促成义乌与阿里巴巴的一项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所有实体店铺搬到网上,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网上小商品城。
7月的一个下午,义乌实体市场转型升级迈出的重大一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国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由此正式“联姻”。
本着“优势互补、功能提升、合作共赢、共同提高”的原则,签约双方将重点在市场拓展、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产业园区以及人才培训等领域进行合作。围绕以上合作内容,省政府办公厅随后下发了《关于推进义乌小商品城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合作的若干意见》,从财政、税收、融资等领域进行政策支持。
壮大平台——
“义乌购”趁势上线
10月,义乌市场网上平台“义乌购”上线仪式在国际博览中心序幕大厅举行。
“义乌购”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跨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拓展义乌市场发展空间、促进市场转型升级、提升市场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义乌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实体市场与网络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围绕“建设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网货采购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打造小商品电子商务之都”的目标,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努力抢占电子商务发展制高点。同时依托实体市场优势,加快建设数字商务平台,积极打造具有义乌市场特色的第三方平台体系。
据悉,“义乌购”上线后对线下7万个商铺实现基本信息全覆盖,打造出一个与线下实体商品一一对应的网上义乌小商品城。
网购盛会——
义乌电商掘金“人造节”
11月11日,“双十一”成为“人造节日”中最热闹的网购狂欢日。这一天义乌电商也参与其中,奋战在线上线下各个环节。据悉,去年参加“双十一”的义乌电商企业不到100家,而有数据显示,今年的参与数达到了400家,其中不乏传统企业的身影。
从义乌市快递物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看,“双十一”期间全市快递单日发货量屡创新高,单日发件量连续两次刷新纪录,已突破百万大关。据悉,这一数量在全国县级市中高居首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双十一”我市单日发件量峰值是去年的2.5倍,其中单日发货量超万单的电商企业有20家。
忙完“双十一”,“双十二”紧随其后。据义乌电商介绍,淘宝“双十二”规则属于典型的“雨露均沾”型。淘宝店铺都能参加“双十二”活动,“‘双十二’期间整个淘宝,包括天猫的相关销售额都提升不少。天猫商家的营业额提升都在两倍以上,估计淘宝的整体成交情况可能会比较好。但是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都会是小幅度增长,基本处于流量不增加、相关销售额略增的状态,所以订单增长情况会小于预期。”义乌市网商协会工作人员表示。
电商后盾——
网商服务区诞生
12月,义乌电商又有了新的落脚点——国际商贸城五区五楼网商服务区开始试营业,140家首批入驻企业揭开神秘面纱。 根据规划,网商服务区主要有两大功能区块。一是网货交易区,该区的招商工作圆满完成,入驻规模企业有130多家,主要是义乌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包括混批型大网商、特色网货制造商、传统企业转型网商、外贸网商、中小网商、ONCCC旗下优质网商等。二是第三方服务区,该区意在引进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商和与市场对口的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目前有物流企业、摄影机构、资源性平台等十多家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