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
因为盂兰盆节和中元节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普渡众生,时日一久,两者之间的界线就逐渐模糊,形成目前这个以孝顺、博爱为宗旨的节日。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 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 深怕其它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 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依法施行后其母亲果真得救。目 莲就告诉佛祖,佛门弟子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祖大悦,便传言弟子,从此农历七月十五供盂兰盆的习俗广为流传。
中元节这一天,民间举办盂兰盆会,延请一名和尚主持,黄昏后登坛说法,并向台下洒食物羹饭,称为“普施”。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
1、放水灯
放水灯是用来通告水府幽魂(溺毙的鬼)来
享用祭品。水灯分为水灯头、水灯排两种。水灯头分为圆形灯笼和纸厝(房屋状的水灯)两种。水灯排是用木材扎成木筏上面再悬放灯笼。放水灯的游行队伍以乐队
为前导巡回市街一周,来到河岸,并备有三牲祭品,请僧道讼经致祭后再将水灯放入水中,相传水灯流得越快,该字姓人家当年运气愈好。基隆的中元祭放水灯活动
热闹非凡,而且正朝国际观光节发展中。
2、普渡
中元节要普渡孤魂野鬼。普渡的型式分为公 普和私普。私普就是以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的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商议好时间轮流普渡。举行普渡的当天下午,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丰盛的菜饭以 及其它的食物等,俗称“拜门口”。每盘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公普又称为“庙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举行,俗语又叫“拜七月半”,以各村庄的寺庙为中心,由 庙寺主事者来主持。
3、抢孤
在普渡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 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渡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涌而上抢夺供品。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近年来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 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 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的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 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民间过中元节,这一天祭奠亡灵,主要陈设的祭品有饼、糕、香橼、袖子、香蕉、黄梨、鲜姜与粥、饭等,供给亡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