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食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它晚于上巳节,又早于清明节。通常说汉代在清明节的前三天举行,至唐、宋两代改在清明节前一天,后来两者就混杂了。其起源传说与春秋时代的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重耳曾流亡国外十几年,介子推跟随护驾,立过大功。后来重耳返国继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无论怎么设法让他出山都无济于事。于是重耳用放火烧山的方法,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抱木不出,被火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即在三月禁火一个月。
历史上虽然确有介子推其人,但寒食并非自介子推开始,而是钻木取火的遗制。人类最初不会用火,后来才使用天然火,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发明了钻木取火。由于取火工具基本为木质,不容易保存下来,但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各种人工取火方法,包括磨竹取火、打击取火等。尽管如此,也注意保存火种,一旦火灭,还要借火。周代还有改火之举,即根据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钻木取火工具。而每次改火时,必然换取新火,由于旧火和新火不相接,自然会事先做好许多熟食,供改火时使用,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冷食风俗。唐宋之际,朝廷的尚食监还在清明节组织少年举行钻木取火比赛,皇帝亲自观赏,谁先钻出火来,即可得到皇帝的奖赏。
寒食节的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最初的寒食时间为一个月,后来改为七天、三天,最后定为一天。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寒食变成清明节的一部分。历代诗人咏清明、寒食的诗不少,如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该节饮食是饧大麦粥、枣糕(子推饼)、馓子。寒食节期间,各地多有扫墓祭祖活动。当天还以面粉、枣泥制成饼,称子推饼,捏成燕子形,以柳条吊在门口,作为怀念介子推的象征。
(二)祭祖
一种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先。汉族自古以来即有祭祖仪式,古代称合祭,又称袷祭,指在祠堂或太庙中祭祀远近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又称墓祭。有墓地就有墓祭。至今在浙江绍兴清明上坟时,必在坟堆左立一石,题“后土之神”,祈求山神保佑双亲,然后祭左邻右墓,最后祭自己家的祖先。
寒食节后即是清明节,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这种风俗起源极其古老,可能是随着对祖先崇拜的出现而产生的,又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
清明祭祖有两种形式:
祭墓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钱、往生钱,是送给鬼或死人的钱,以便死者在冥世间使用。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所需的实物,货币流行后才给死者献钱币。汉代用冥钱或瘗,唐代改为纸钱。所以烧纸是比较晚出现的。除焚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另一项活动是为坟堆填土,或者修坟立碑。民间信仰认为,坟地是死者的世界,他们在那里进行生产劳动,衣食住行,无一不有,而墓穴就是死者的房屋,坟堆则是房顶。由于经年雨水冲刷,人畜损坏,坟堆往往倒塌,所以要除草、填土,防止雨水流入。有的地方还流行戴柳祭祖。上坟的目的,当然是“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之所以选在清明节,是因为当时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想到祖先起居如何,应该修坟茔,填衣食,进行坟祭。正如宋高菊卿诗《清明》所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在甘肃民勤地区流行过驼羊会。相传苏武曾在此牧羊,为了纪念苏武,农历三月初三各地牧民皆赶骆驼、羊群而来,登山游春,饮泉水。清明期间,北京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还有一个掸尘会,善男信女都争先恐后去东岳庙,纪念东岳大帝诞辰,拜七十二司。
除了祭祖和扫墓外,人们对野鬼孤魂尤为畏惧。因而在扫墓之际,也分出一部分食品、酒和纸钱,给孤魂一定的安慰,防止他们抢夺祖先的供品,也防止孤魂干扰活人的生活。所谓放河灯,就是祭野鬼孤魂的形式之一。
祭祖扫墓的作用是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炫耀祖先的功德,以利今后家庭的发展。谚语说,“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感情不仅是为了祭祖,也是家庭宗族内凝聚力的反映。 清明节有不少节日食品,其中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如比较突出的是蒸面燕,又名“子推燕”。浙江临安地区,家家户户在清明节时采嫩莲拌糯米粉,做“清明狗”,有几个人制作几只,挂起来,直至立夏,然后烧在饭中,也是每人吃一只。流传“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由此观之,子推燕、清明狗是一种驱病之物,也是一种营养补品。清明节另一重要食品是春饼,又名薄饼,圆而薄,内包以猪肉、鸡蛋、鱼肉、猪肝、豆芽等馅。这种食品本来是祭祖用的,后来成为群众的节日饮食。
(三)踏青
踏青来自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后来由于上巳节并入清明,而扫墓又要到郊外去,因此清明节进行踏青十分流行。
踏青的前身应该是野外的交往。在氏族时代,两个氏族之间的婚配就是依靠这种交往,进行对歌、跳舞等形式,彼此相识及建立感情,发生族外的婚恋关系。后来的踏青却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文人雅士的娱乐手段。
踏青时用的轿、车要插挂柳枝,在房檐上、妇女头上、儿童衣襟上也插挂柳枝。另外,也有的地方以柳枝做成球具为戏,或把柳芽掺入面食内,摊饼食之。插柳、戴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是一种节日装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戴不戴柳成为人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它的起源有三种传说:一说唐太宗给诸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二是古代皇帝赐杨柳之火,伴之而来的柳枝也身价大增,成为插柳的来源;三则认为柳枝有灵性,可以避邪,故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物。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房檐上插柳,是一种住宅标志,以示醒目,可导引祖先的亡魂归来。
(四)蚕花会
中国是一个养蚕古国,远在史前时代就懂得使用蚕丝。当然,一般民众还是穿用麻衣,贵族才能服用丝绸。但丝绸远销国外,中国有供运输的丝绸之路。所以养蚕是民间一大行业,并有相当多的节日活动。
清明前后,既是民间饲养蚕的季节,又是祭祀蚕神的节日。《湖州府志·岁时》:“清明晚,则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弯弓之状,盖祛蚕祟也。”湖州、杭州“祛蚕祟”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白虎星神像前吊肉,祭而退神;一是在门前画弓箭,使白虎逃之夭夭。还有吃海螺,把海螺壳丢在房上,象征赶白虎。中国供奉的蚕神基本有三种:嫘祖、马头娘和青衣。各地都有祭蚕神仪式。民间信仰认为,白虎是养蚕的大敌,通过画弯弓、桃青等巫术以及贴门神祛禳,祈求蚕业丰收。杭州桐乡芝村有龙船庙,蚕农在庙前河中集合,用两船并在一起为祭坛,上供蚕神,设供品。祭祀时向蚕神叩头,祈求蚕业丰收。然后表演文艺节目,号称蚕花盛会,实为祭蚕神仪式。祭蚕是为了蚕业丰收,同时也有求子风俗,如芜湖过“真清明”时,在前一天准备一个南瓜,第二天煮熟,夫妻对坐食南瓜,认为吃南瓜能生男娃。
(五)游戏
清明节有不少游乐活动,主要有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马球、赛龙舟等等。
荡秋千
秋千是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人们坐或站在板上,前后摇动,做出种种惊人表演。此外还有转秋、磨秋等形式,其起源于北方。南北朝时期已传到江南。除汉族外,在朝鲜族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都较流行,而且越玩越大,出现有地方特色的转秋、磨秋等。
放风筝
清明前后,春风正盛,是放风筝的季节,因此清明节多放风筝。风筝的起源与放邪有关,最初是一种巫术。福建惠安地区扫墓时,大人带小孩,小孩在山间放纸鸢,认为此举有放邪之效,孩童会健康成长。放断鹞来源于巫术,但是后来的风筝已失去巫术特色,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曹雪芹就是一位扎风筝的高手。各地也有不少风筝会,风筝成为一种民间艺术的精品。
斗禽
斗禽指斗鸡、斗鸭、斗鹌鹑等游戏。斗鸡就是让两鸡相斗。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 斗鸡为什么在清明节前后呢?这与鸡的生活规律有关。在农历十一月到四月初,野鸡不分公母,都群居在树上。四月至六月为野鸡的交尾期,群居生活解体,形成一对公母鸡的单偶生活。此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人类利用野鸡的这种生活习俗,饲养鸡媒,专门以其引诱其他野鸡来斗,从而捕捉之。还发明了以饲禽诱捕野禽的方法,如养鸡媒捕野鸡、养鹌鹑捕野鹌鹑等等。以后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斗鸟、斗鸭、斗鸡、斗牛、斗马、斗孔雀等。
击壤
击壤起源于尧舜时代。古代称为“飞堶”。晋周处《风土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寸,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列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吉。”民间的打瓦、打台、打尺子击钱均是击壤遗俗。
清明节期间,男子多到野外植树,妇女忙于针线、刺绣。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也流行清明节,如满族、朝鲜族、撒拉族、傈僳族、纳西族、阿昌族、壮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