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平的党证。
红军老战士欧阳平今年已95岁高龄了,他家客厅墙上正中挂着一个非常醒目的相框,相框里是一张泛黄的略有残缺的中国共产党党证影印件。党证的持有人是欧阳俊法(此为原名,1937年初改为现名欧阳平),发证时间为1933年6月,距今已逾78年了。如此珍贵的文物,是如何被主人保存到现在?又是如何伴随主人走过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1933年6月,欧阳平在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部特务队(警卫与通信)任专职党支部书记,一天特务队的政委和他接到通知,到校部政治部组织科领取发给本队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党证,共计20余份。领取后,组织科长黄火青对大家说,要向全体党员讲清发给党证的重大意义,要把党证使用好,认真保存好。当时欧阳平高兴极了,同时也感到保护好党证的责任之重。
欧阳平经常给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讲起保存党证的故事。刚开始,他小心翼翼地把党证放在上衣口袋里,生怕丢了,还在口袋上缝了几针。碰上雨天或者急行军,他又担心党证被浸湿了、揉烂了。那个年代没有塑料纸,连油纸都很少见,他不断地琢磨,怎样才能按照组织的要求保管好党证呢?偶然得到点儿灯油,欧阳平便把纸浸在油里,然后拿到外面晾干,之后用它来包裹党证。为了让自制的油纸更防潮,欧阳平只要找到点儿菜油或茶油,就会把它们擦在纸上,再拿去晾干;甚至得到一丁点儿的肉末或是肉丁,他也要用它在油纸上擦几下。就这样,用自己制作的小油纸,欧阳平把党证如宝贝一样包了又包。
欧阳平视这份党证如同自己的生命,无论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千山万水的长征路上,在风雨兼程的东进路上,在枪林弹雨的作战前线,无论当时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战斗环境多么恶劣,他都一直用心保护着自己的党证。他曾经感慨万千,1935年8月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身边的战友不断地倒下,好多同志牺牲了。当时他就在想,不知道他们的党证有没有带在身边,如果有就可以查出这名牺牲同志的姓名,在历史的丰碑上留下他们为党、为人民战斗过的痕迹。过草地时,欧阳平因左脚受伤又被污水浸泡,伤脚溃烂疼痛,行军困难掉了队。他想,不管怎样,党证一定要牢牢地放在自己身上,我若走不出草地,也要让后面专门掩埋烈士的队伍知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脚下是布满了危险的污浊沼泽,欧阳平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的地方,唯独党证用油纸紧紧包裹着,揣在怀里,未受到任何损坏。就这样欧阳平怀揣着宝贵的党证,拄着木棍一瘸一拐地走出了草地。
透过这份党证,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红军老战士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坚定与执著,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有着近8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这份党证一直珍藏在家中,1982年欧阳平把原件的复印件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即现在的国家博物馆),使之发挥更大的历史和教育作用,借以不断地鼓舞和激励年轻一代为我们党的新的伟大事业不断努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注:欧阳平将军夫人吴文桂,义乌人。因欧阳平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此文由吴文桂根据老将军昔日对红军长征时期艰难生活情景的回忆口述,由欧阳平的秘书李国华执笔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