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到过年,人们都不免怅然若失地感叹诸多传统过年习俗日渐衰微,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但一项传统却顽强地坚持下来,那就是送礼。
去年春节前,一家调查公司对京、沪、穗等城市公众的调查显示,有68.5%的人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有41.6%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每年春节都收到礼物。看来送礼依然是多数人的必修课。
选礼品也自然成了一门学问。眼下礼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各出奇招,有用“体面”帮你抬高身份或品位的;有用“华贵”标志你诚意大方的;有用“爸妈最爱”替你揣测老人心思的;有用“吉祥”符号表现你送去好运的……
营销策略固然重要,最根本的,还是因为礼品满足了社会和消费者的某些需求。究竟我们带着礼品走亲访友,是被什么力量所推动的呢?在送礼的过程中,我们和社会都因此发生什么改变呢?
礼物:情感表达的载体
“好久不见面了,见面怎么能空手呢?”“礼多人不怪嘛!”“钱花到了,不丢面子呗!”“多走动走动,到用得着人家的时候,别临时抱佛脚啊!”这些都是人们对送礼行为脱口而出的解释。
其实,在亲朋好友之间,礼物就像一个盛装情感的器皿,表达的是一种亲情和友情。如果没有这个容器,这情感就无法传递、感受和保存。正是由于礼物的这种表意功能,它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重要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容器中的内容。因此,人们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礼物把情感外在化了,物质化了,情感的性质和程度也会从礼物的贵重程度、稀有程度等方面表达出来。但是,过分强调礼物的市场价值,就不大会以心来体会礼物的情感价值,还有可能忽略或错解情感,错以为茅台酒瓶里一定装着茅台酒。
礼物:情感流动的印迹
礼物不仅是一个表意的容器,它还像一个标志物记录着人际往来。只有送礼,而没有还礼,那么这样的交往就被认为是失去了规矩。让送礼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因此这样“一来”,则要“二去”。
礼物:人际互动的推动者
送礼与还礼,双方之间就会进入一个“施—报”的循环关系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容器中承载的情谊就愈发浓厚起来。在交往关系中,收到礼物这一方,就算收到一份维系关系的责任,要通过还礼来完成这一责任。交往双方如果都遵循这样的规则,那么,礼物的流动就生生不息。
礼物的流动,最终使熟人社会永远“熟”下去,不会止歇。不加入送礼大军的人,无债一身轻,但也无法在人情社会中生活。跳出礼物的循环往复,也会脱离人情社会。其中的取舍又往往使现代人感到尴尬和无奈。
礼物:以礼行为的规范物
当物品冠以“礼”,顾名思义,已经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一种具有特殊符号意义,即具有“礼”性质的物品了。而“礼”在我们的社会里,就是强调“往来”。正像《礼记·曲礼》中的一句话所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然而,这样的往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从礼物的流动中可以看到生人变熟,熟人更熟,社会关系像一张大网逐渐被织就的过程,其实,礼物的流动是为了更重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感情的交流。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倡导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以礼的方式来交往,便会增进人情,增进社会的凝聚。所以,礼物,是一种以礼行为的规范物,目的是为了社会的整合。
在送礼这样的日常行为中,人际行为就被社会规范化了,不会送礼,变成了不会做人,最后形成好像是只讲人情的文化。当礼物不是自然真情的容器,反倒成了应有之情的容器时,就会变得包装精美,腹中空空。
礼物:表意性背后的工具性
在各种人际关系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关系性质分为“工具性关系”和“表意性关系”两种。工具性关系是一种为了某些实用目的建立的关系,关系不过是一种途径、一种工具、一座桥梁;表意性关系则是一种为了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而形成的关系,本身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
在人类生活中,人们往往同时需要满足工具性和表意性两种欲求,所以就会形成这样两种关系。在现实中,两种关系并不能像我们在概念上作这样清晰的区分,而是相互缠绕。有的交往表面上是工具性的,但实际上还表达了情感;有些则相反,乍一看上去,好像一点功利色彩都没有,但背后却包含着另外的目的。单从行为的方式也不容易判断。例如,商品的买卖,无论合作或者竞争,都可能会包含有工具性和表意性两种成分。
作为一种载体,礼物既可以成为维系工具性关系的手段,也可以成为维系表意性关系的手段。人们普遍将礼物视为情感容器的认知定式,不仅会被人偷梁换柱,而且甚至会直接演变为权力的交换。买官鬻爵、行贿受贿,往往都是借送礼的方式进行的。这时的礼物容器里,会有交易的算计,也会包藏有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