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昨日宣布结束的首期外贸大集,因不少没有买到货的消费者纷纷找外贸商家预订,首期外贸大集不得已延长一天。短短几天试水北京市场的外贸大集,也给商家们上了一课——想让消费者掏腰包,必须先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
由市商务局牵头搭台的外贸大集上周末在金源新燕莎MALL启动,来自北京的30多家外贸企业参与了首期大集,而明日开出的第二期外贸大集,来自山东等地的外贸企业也将参与其中。
50元一只的马克杯、168元一套的地板擦、40元一条的油烟清洁巾……记者发现,在外贸大集上,尽管多数都是这类“物美”但“价不廉”的商品,却依然让无数消费者倾心。一个设计新颖、做工精良的毛绒玩具卖40元依然抢手,而同类玩具在北京批发市场卖不到10元钱却积压严重;一个用于喝普洱茶、做工考究的双层玻璃杯一口价30元,卖不到两小时就断货,而在北京大大小小茶城的同类茶杯售价最高不过10元,却少人问津。
在外贸大集上,最热的是性价比高的生活用品摊位,万用清洁巾、纯棉袜子、箱包等商品的摊位前围满了顾客,有的商家已经无现货可售,只好接下市民订单,承诺到货后送货上门。
消费者江女士感叹,外贸大集让众多喜欢高品质商品的顾客“不出国就买到了国外品质的好东西”。以前每次出国都会买很多东西回来,甚至许多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为此多花了很多钱,但因遵循国外的制作要求,其商品的品质、设计风格都是国内商品无法比拟的,不由得不让人动心。
有同感的彭先生表示,如果国内生产销售的商品品质、性价比都比较高的话,每年以购物游为名的旅游团在国外庞大的消费就必然会转向国内。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外贸大集开辟了新的消费市场,“一般商品依靠打折、降价是解决不了扩大内需的根本问题的”。黄国雄强调,只有创新新的供给热点,按照差异化需求多层次供给、开辟新的消费领域,才能真正促进消费。